视频 | 重庆首款采茶机器人来了!2秒“拿捏”一芽一叶 全天采茶不疲惫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27:00
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3月31日,在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市农科院茶研所科研试验基地,重庆首款“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正式亮相。这款由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朱浩教授团队与重庆市农科院茶叶所共同研发的采茶“神器”,它的出现,将缓解采茶工短缺的现状,加速在采茶生产环节实现“机器换人”。

机器人攻克了茶叶动态识别、无损采摘等关键技术。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茶树上的嫩叶冒出枝头,明前茶采摘已接近尾声。在一排排茶树间,这台采茶机器人如同一位训练有素的采茶姑娘,机身上的机械手灵活移动,精准地抓取嫩绿的芽头,随后利用风力巧妙吸取回收,动作一气呵成,实现对茶叶的无损采收。
一直以来,茶叶采摘机器人在农业采摘机器人领域研发难度最大。茶叶叶片不仅小巧娇嫩,还常常被树叶遮挡,再加上微风一吹,叶片摇曳不定,想要实现精准定位和采摘研发难度非常大。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朱浩教授团队与重庆市农科院茶叶所共同研发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春茶采摘季时间很短,采茶工短缺的问题由来已久。科研团队在有限的时间,攻克了采茶机器人‘看得清、定得准、采得好、能回收’四大难点。”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朱浩介绍,这款机器人结合重庆山地茶园特征及名优绿茶永川秀芽的采摘要求自主研发,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机器人就像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准确判断哪些是符合采摘标准的芽头,识别准确率达90%,和经验丰富的茶工不相上下。

科研人员展示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效果。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在采摘定位精准度方面,甚至比人工还要更胜一筹,达到2—3年采茶经验的人工水平。目前采摘速度为每2秒采1个芽,可以全天候不间断作业,整体采收质量达到人工采茶水平。

科研人员调试机器人采摘设备。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朱浩表示,未来,科研团队将继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作业效率,推进设备轻量化升级,在采茶生产环节实现机器换人,加快茶产业智能化升级。
相关文章
-
重庆累计治理酸化土壤600万余亩 农作物年均增产4.5%以上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伟平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6月24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2020年以来,我市累计开展酸化土壤治理推广面积600余万亩,耕地质量年均提高0.1个等级以上,农作物平均增产4.5%以上,耕地质量得到综合提升、作物病害减轻,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保障了耕地健康。目前我
2025-06-24 21:04:00 -
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6月23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发文,为即将进入大学的同学们送上报考建议。文章发出后,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建议全文如下:各位即将进入大学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大学不同于高中,方向千行百业,每个人的可选择性非常多,每个人有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在面对影响自己未来的专业选择上,难免
2025-06-24 14:42:00 -
33吨卷纸匝道滚落 司机因装载不规范将被处罚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刘艳)近日,重庆合璧津高速,一辆重型半挂车行驶途中,车上突然滚落大量卷纸,阻断交通。所幸处置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大型圆筒卷纸滚落。受访者供图当日,驾驶员尤某驾驶车辆要将29个大型圆筒卷纸(总重约33吨)运送至贵州遵义,没想到行驶至江津南方向匝道时,货物突然滚落。接到报警
2025-06-21 15:34:00 -
11787架!重庆无人机表演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6月17日,重庆以11787架无人机组成双编队,成功挑战“最多无人机组成的空中图案”吉尼斯纪录!山水之城、山茶花开、黄葛情深时尚之都、活力之城等七大篇章立体呈现重庆“六区一高地”建设成果与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山水人文景观让世界看见新重庆无人机首次以俯瞰水面的视角呈现《星河映江》星光随 “波浪” 起伏《
2025-06-18 14:39:00 -
国家级专家深入田间问诊把脉 助力贵州玉米单产跃升新台阶
为深入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部署,破解玉米单产提升瓶颈,6月14—15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局长李新海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室岗位专家、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刘永红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党委书记高世斌一行
2025-06-18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