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后腰被"掏空"! 最初只是腰酸背疼,没想到竟是……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3 17:46:00
54岁的金先生是台州人
在当地一家工厂上班
两年前,金先生为了改善生活
按揭买了套新房
自此以后每个月背上了房贷
他工作比以前更努力了
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
从去年年初开始,金先生时常感觉到腰酸背痛,一开始以为只是上班坐久了,腰肌劳损导致的。直到半年前,他无意中摸到左侧后腰有个肿块,起初还以为是皮下囊肿,可能过几天自己就消下去了。
过了段时间,金先生心中感到不安,他腰痛越来越明显,而且肿块摸上去好像又变大了一点,于是抽空去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他腰部的肿块大小竟然有10×15厘米,呈纺锤形,如同哈密瓜大小。

病理穿刺检查结果显示为平滑肌肉瘤,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平滑肌细胞,常见于女性子宫、胃肠道、血管壁等部位,但也可能长到身体其他部位。
从影像上看,巨大肿瘤已经侵犯腰椎,而且紧紧贴着腰椎附近的神经和血管。手术难度非常大,当地医院建议金先生赶紧到上级医院治疗。

金先生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医生介绍,金先生的肿瘤长在左后腰的肌肉里,位置比较深,不易被察觉。等到出现腰痛症状,徒手可以摸出肿块时,肿瘤已经非常大了,还侵犯了腰椎,情况比较复杂。
随后,浙大二院召集了骨科、肿瘤内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平滑肌肉瘤对化疗中度敏感,可以先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尽可能缩小肿瘤范围后,再进行手术切除。
从去年11月底开始,金先生前期做了2次新辅助化疗,一个多月后,肿瘤缩小了一些,为手术切除肿瘤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金先生的手术定在1月14日。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血管外科团队为金先生进行了“腰动脉栓塞术”,以减少术中的出血量。
医生介绍,由于肿瘤巨大,已经侵犯了腰椎,而且紧贴着肠道、肾脏等脏器,附近又分布着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等重要血管和神经,手术时必须非常小心,避免损伤脊髓和重要的血管神经及周围脏器。
先从腹部入路,仔细地把肿瘤分离开来,再从后腰入路,将整个肿瘤“连根拔起”。为了完整切除肿瘤,术中还切除了腰椎1、2、3节的一半椎体。完整切除巨大肿瘤后,金先生的左侧后腰几乎被“掏空”,失去肌肉和软组织的保护,对后续康复会造成影响。
为此,医生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在保留血供的前提下,将患者右侧背阔肌翻转覆盖到左后腰处,刚好填补了手术留下的缺口,对手术部位起到了很好的保护。

整个手术持续了7个多小时,非常成功。术后一周,金先生就可以下地了。目前,金先生已经出院,进行术后的巩固化疗,以减少复发风险。
医生提醒,平滑肌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且生长速度较快,可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其他器官。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局部肿块、疼痛或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关症状。
因此,如果摸到身上有不明肿块,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
来源:都市快报、浙大二院
相关文章
-
“老地方”,新希望:七旬老人与医生二十年后再次携手抗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张冰清二十余年前,身患肠癌的单先生(化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手术台上,迎来了生命的转机。从那时起,这份历经生死考验的信任,便成了他与这家医院之间一道无形却坚韧的纽带。不久前,例行肠镜检查的异常结果,拉响了肠癌复发的警报。如今已
2025-08-29 10:02:00 -
踢球时总是受伤?医生揭秘运动损伤的“破局之道”
【来源:红网】手术现场。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阳颖 报道随着“娄超”步入白热化阶段,各家队员都使出浑身解数,赛场对抗实在激烈,但奔跑的也不全是球员,还有频繁入场的医护人员,这也给不少跃跃欲试的足球爱好者提了个醒,足球虽然魅力无限,但也是一项容易引发运动损伤的项目。“可能我在上场前没有充分热身,当时感觉
2025-08-27 21:13:00 -
医师节特别报道(三) | 汤晓雨:二十五载白衣路,以仁心托举生命之光
在南阳市口腔医院,有这样一位医者:他身为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身着白大衣二十五载,执刀于口腔颌面外科的方寸之间,用精准与温柔修复生命残缺;他24小时待命,在急诊灯下与死神赛跑;他踏遍山河,把微笑与希望送到贫困患儿身边。他就是汤晓雨,一位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信仰,用一生践行医者初心的口腔医学专家
2025-08-15 17:35:00 -
对口援青:江源大地绽放蝶变新颜
对口援青,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下,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个援青省市的援青干部人才跨越山河,扎根高原、奉献青海,为青海留下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交往交流交融的
2025-07-24 09:35:00 -
我科学家提出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
7月19日,记者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研究员周挺团队揭示了树突状细胞在组织间隙迁移过程中被肿瘤微环境抑制的新机制。他们还提出利用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恢复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相关研究日前刊发在《自然》期刊上。“作为免疫系统的‘情报员’,树突状细胞负责将肿瘤抗原信息传递至引
2025-07-22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