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常德职院附属医院:为百岁老人“撑腰”,微创椎体成形术助他重获行走自由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6 14:38:00    

【来源:红网_常德站健康】

红网时刻新闻6月26日常德讯(通讯员 彭云 刘颖)近日,常德职院附属医院疼痛脊柱科成功为一名压缩性骨折的百岁老人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帮助老人解决疼痛,重新站了起来。目前,老人已康复出院。

吴爷爷今年100岁,身体一直很硬朗,前几天感到胸背部疼痛,尤其是翻身或坐起时疼痛加剧,只能躺在床上,饮食及大小便等都需要家人的帮助,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随即家人送来我院就诊。经诊断,吴爷爷的疼痛源自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

术后第二天,吴爷爷在走廊康复锻炼。

科主任魏章龙考虑到患者年事已高,若采取保守治疗,不但止痛效果差,而且还需卧床休息2-3个月,易导致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而影响后期生活质量。若通过手术治疗,患者高龄,心肺功能差、血氧饱和度低,而且骨折椎体多且骨折位置高(胸6、胸7、胸8),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因此手术风险较大。

魏章龙与患者交流病情。

两难之际,疼痛脊柱科团队在完善术前检查,评估手术风险,并详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手术相关情况后,一致决定为吴爷爷实施微创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由魏章龙主刀,麻醉科主任盛清明实施麻醉与监护,历时1小时,出血量不到5毫升,手术十分顺利。术后,吴爷爷感觉胸背部疼痛明显减轻,并自主顺利翻身,第二天就可以自行坐起并下床行走,看着自己又能重新“站”起来,吴爷爷脸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家属也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术后复查,骨水泥(白色部分)支撑住塌陷椎体。

魏章龙介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属于微创手术,就是在C臂机透视辅助下,将骨水泥注射到骨折的椎体内,使骨折塌陷的椎体复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从而增加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迅速减轻骨折所致的疼痛,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止痛效果好的优点,患者术后2至3天即可出院,不仅能恢复自理能力,还能减轻家人陪护负担和经济压力。

目前,常德职院附属医院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吴爷爷这例手术的成功开展,刷新了医院实施椎体成形手术患者年龄的最高纪录!标志着医院在应对老年病的挑战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未来,医院将重点强化老年医学相关学科建设,让老年群体就医更具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彭云 刘颖

编辑:胡金贵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老地方”,新希望:七旬老人与医生二十年后再次携手抗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张冰清二十余年前,身患肠癌的单先生(化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手术台上,迎来了生命的转机。从那时起,这份历经生死考验的信任,便成了他与这家医院之间一道无形却坚韧的纽带。不久前,例行肠镜检查的异常结果,拉响了肠癌复发的警报。如今已

    2025-08-29 10:02:00
  • 踢球时总是受伤?医生揭秘运动损伤的“破局之道”

    【来源:红网】手术现场。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阳颖 报道随着“娄超”步入白热化阶段,各家队员都使出浑身解数,赛场对抗实在激烈,但奔跑的也不全是球员,还有频繁入场的医护人员,这也给不少跃跃欲试的足球爱好者提了个醒,足球虽然魅力无限,但也是一项容易引发运动损伤的项目。“可能我在上场前没有充分热身,当时感觉

    2025-08-27 21:13:00
  • 男子被毒蛇咬伤拦车自救?当事人讲述:当时可能把手指直接伸向了蛇嘴里

    日前,一段“男子采蘑菇被毒蛇咬伤后拦车自救”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8月18日上午,当事男子王先生接受红星新闻采访,还原了被蛇咬伤及自救的全过程。王先生称,之所以被咬伤,并不是采蘑菇,而是采蘑菇途中发现一处疑似被挖过的乌灵参洞,他一时兴起,伸手去掏乌灵参时被蛇咬伤了。被咬伤后,王先生先后采取了绑扎手

    2025-08-19 06:42:00
  • 医师节特别报道(三) | 汤晓雨:二十五载白衣路,以仁心托举生命之光

    在南阳市口腔医院,有这样一位医者:他身为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身着白大衣二十五载,执刀于口腔颌面外科的方寸之间,用精准与温柔修复生命残缺;他24小时待命,在急诊灯下与死神赛跑;他踏遍山河,把微笑与希望送到贫困患儿身边。他就是汤晓雨,一位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信仰,用一生践行医者初心的口腔医学专家

    2025-08-15 17:35:00
  • 新华鲜报丨妙想照进现实!中国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最大奥秘之一。脑机接口,人脑对外的“通信通道”,借此可用“意念”与外界交流互动。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现场展示的脑机接口智能装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昔日的科幻场景,如今呼之欲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

    2025-08-09 1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