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有毒别碰!盐田大梅沙海域出现白色霞水母群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0:03:00    

近日,深圳盐田区大梅沙海域出现像塑料袋又像气球的生物,有人认出这是水母群,引来不少市民游客围观。专家提醒:遇见水母切记不要触碰,请立即远离,有毒!

▲白色霞水母。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据了解,我国沿海目前已发现白色霞水母、发形霞水母、棕色霞水母和紫色霞水母等4种霞水母。经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黄洪辉博士和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廖宝林老师鉴定,这次出现在盐田海域的是白色霞水母。

此次水母爆发恰逢“五一”假期临近,大梅沙海滨公园计划于五一假期前在沙滩区域完善急救站及医务室,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大梅沙海滨公园相关负责人魏鹏程透露,五一期间将启动完整急救体系。针对水母活动规律,公园已建立季节性防控机制,在水母活跃期将强化巡逻频次及应急处置能力,形成常态化的防控机制。

从事海洋环保工作10年的刘志冰介绍,水母暴发与近期海洋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比如海水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水母提供了充足食物,使其大量繁衍。”他也提到,公众需以科学认知替代恐慌,“水母是海洋健康的‘晴雨表’,而非敌人”,它的出现起到平衡生态、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大梅沙海滨公园温馨提示:游泳时注意观察水面,水母游动慢,发现后立即避让;若被蜇伤,尽快远离事发海域,用清洁海水清洗(禁用淡水)后,立即前往医务室处理。

名词解释

灾害性水母

白色霞水母属于霞水母科霞水母属,是一种大型浮游生物,属于灾害性水母。白色霞水母生长过程中分泌毒素并缠粘网具,暴发性增殖使海洋生态失衡,成体水母伞径200~300毫米,大型个体超过500毫米。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相关文章

  •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明年3月试运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唐明亮 见习记者 蔡怡晴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何时恢复开放?近日,福州新区集团做客媒体直播间,对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问: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施工结束了吗?何时恢复开放?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多个片区的生态修复、景观改造及功能提升,截至目前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正

    2025-08-18 00:06:00
  • 广西北海发生一起摩托艇与快艇相撞事件,2人当场身亡

    7月25日,广西北海海城发布了一则情况通报,通报如下:2025年7月22日14时25分,北海市海城区地角街道辖区鱼骨沙洲附近海域发生一起摩托艇与快艇相撞事件。14时42分接到报警后,辖区党委政府及公安、应急、海洋、文旅、卫健等部门迅速赶赴现场,确认碰撞事件致两人身亡,立即成立事件调查组,对涉事人员进

    2025-07-27 15:52:00
  • 深圳市分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

    据深圳气象台消息,过去2小时,盐田区、龙岗区(园山、宝龙街道)和坪山区(坪山、马峦、碧岭街道)已出现强降水,预计未来1-2小时还将出现30-40毫米降水,深圳市气象台2025年7月25日19时00分在上述区域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全市进入暴雨防御状态。来源:读创综合

    2025-07-25 19:43:00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发布5条夏日研学旅游线路

    在全国夏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上,河北进行重点推介我省发布5条夏日研学旅游线路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7月6日,全国夏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青海省启动。活动现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夏日研学‘冀’”为主题,对河北省研学旅游资源进行重点推介,并发布了5条夏日研学旅游线路,引发

    2025-07-12 08:00:00
  • 37度高温天!中午12点,上海爷叔逛公园,这么“拼”是为啥

    7月2日中午,记者来到宝山区淞南公园采访。就在前一天,公园北侧完成破墙透绿改造,正式实行24小时开放。本以为那个时间点没有人在公园,没想到偶遇一位爷叔,专程骑电动车前来“考察”改造后的公园。爷叔说,改造之后,路都亮堂多了,街面档次也提升了。和他聊完,记者继续逛,试图寻找一个答案:这个社区小公园,为何

    2025-07-03 22: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