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爆款面膜”竟然霉菌重金属超标!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8:53:00
网络上一些号称“天然成分”“手工自制”的化妆品受到很多人的青睐,有些甚至宣称是“宫廷秘方”。这些所谓“成分安全”的化妆品真的安全吗?
前不久,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判处了一起制售伪劣化妆品的案件,其中被查获的大量“三无”化妆品不仅重金属含量超标,而且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
爆款面膜产自家庭作坊
据了解,这款号称草本植物制作、能嫩白祛斑的面膜粉,在某电商平台上几个月销量就达数百盒,评论区里还有人留言称“效果好,用后能感觉皮肤变白了。”然而,这款销售火爆的面膜竟产自脏乱差的家庭作坊。2024年8月,北京昌平警方根据辖区居民举报,查封了一家在电商平台售卖“三无”化妆品的店铺。在循线追查制造商时,警方在福建福州的王某家中发现,作坊非常简陋,研磨工具旁有很多蟑螂在爬。
尽管王某称,这些化妆品的主要原材料是中草药,对人体皮肤无毒无害,然而经过专业检测,这些产品不仅霉菌、病菌超标,还存在更严重的重金属汞、砷含量超标问题,甚至添加了国家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激素,都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属于不合格产品。
在社交平台上,网友纷纷表示,对此类“三无”化妆品应严查严惩。


“纯天然”“宫廷秘方”为噱头
据悉,在这些被查扣的化妆品外包装上,除了宣称纯天然成分外,还把“宫廷秘方”作为噱头。代理商在网店宣传页面,对所谓“宫廷秘方”中各类原材料功效进行夸大宣传,分销商误认为这可能是个小众、高奢品牌,也让很多消费者信以为真。
所谓的“宫廷秘方”从何而来?据王某交代,她本人并没有接触过化妆品行业,也没有相关知识储备,这些“宫廷秘方”都是从书上和网上看到的。
2025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王某提起公诉。前不久,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同时,禁止王某从事任何跟生产、销售化妆品相关的行为。判决生效后,行政机关根据检察机关建议,也对涉案店铺作出闭店下架商品等处理。
产品价格高昂品质低劣
办案检察官表示,从司法实践来看,当前网上销售的“三无”化妆品通常会有各种新型伪装手段:如“海外代购”产品无中文标签,“古法手作”不标注生产日期,“私人定制”宣称规避批量生产,“扫码验真”链接实为伪造网页。
在这一案件中,如此明显的“三无”产品为什么会让人信以为真呢?检察官表示,除了刚才提到的宣传噱头外,高昂的价格也是一种迷惑方式。在本案中,王某销售的面膜、化妆水价格高达几百元,和很多国际大牌的价格持平。高昂的价格容易迷惑消费者,误认为它真能有相应功效。
此外,我国《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化妆品经营者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根据条例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等条款,违法行为的处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涉案产品及生产工具;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处5—20倍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许可证,责任人5年内禁止从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资质齐全、信誉好的商家。对于没有听过的品牌,可以登录国家药监局官网,输入产品名称查询备案信息,正规化妆品备案信息应包含全成分表、生产企业、执行标准等要素。
新闻多一点
警惕“三无”化妆品
“三无”化妆品一般是指无产品中文名称、无注册人、备案人或生产企业名称、无使用期限的化妆品。这类化妆品往往来源不明、质量无法保证,使用后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据悉,产品没有合法资质指的是产品标签没有标注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或生产企业名称,这意味着产品生产主体不清楚,很有可能是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资质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产品也可能没有注册或在上市销售前备案;“三无”化妆品通常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无使用期限意味着产品没有明确的生产日期,消费者无法了解产品的保质期或者限期使用日期,使用这些产品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三无”化妆品来源不明,意味着无法追溯产品的来源和生产商,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追溯产品来源。
专家提醒,消费者应选择有营业执照、固定场所的正规经营企业或电商平台购买产品,如商超、合法电子商务平台和官方旗舰店等,不要通过微信群或无证摊贩等渠道购买。
综合自央视新闻、光明网、广州日报等
相关文章
-
从一部电影海外发行权到全球美食 服贸会“看得见”又“看不见”
今天上午,2025年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区开幕,年度主题为“数智领航,服贸焕新”。澳大利亚首次担任主宾国,组建参展以来最大规模的展团。安徽省担任主宾省。作为我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服贸会已成功举办11届。服务贸易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服务贸易到底交易些什么?服贸会交易的东西很多都“看不见”?与很
2025-09-10 14:03:00 -
大连南京通过数据基础设施在全国率先完成双向跨域数据交易交付
记者日前从市数据局获悉,大连、南京两地数据企业在全国率先完成跨地区、跨连接器的数据交易、交付。以数据高效流通和创新应用,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据介绍,针对“找数用数难”“跨域加工难”“规模流通难”等数据领域共性难题,国家数据局自上而下谋划设计数据基础设施分层互联架构
2025-09-08 08:26:00 -
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上新”啦!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迎来第九次扩容,37只产品将同台竞技!近日,中国理财网发布第九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中邮理财新增2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添颐·鸿锦最短持有2年1号(安盈款)和添颐·鸿锦最短持有18个月1号(安盈款)。图片来源于中国理财网记者关注到,本次新增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分别设置了18个月和
2025-09-01 12:38:00 -
长沙天心区回应“瘦身”钢筋:已对涉事产品抽样送检
8月26日,长沙市天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媒体曝光的“瘦身”钢筋一事发布情况通报。通报称8月25日,有媒体反映该区个别商户涉嫌加工、销售“瘦身”钢筋一事,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赶赴现场核查处置,对涉事产品抽样送检。下一步,该局将依据检测结果,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公
2025-08-26 15:32:00 -
向中央巡视组诬告陷害副局长,一村支书被拘
8月23日,湖北黄冈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典型案例。今年以来,黄冈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纪委关于“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联合组织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扎实开展诬告陷害行为联合治理行动,持续释放向诬告者“亮剑”、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切实营造革命老区风清
2025-08-24 1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