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洋网红”让中国故事跨文化出圈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8:45:00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70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6%。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0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3.8%。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短视频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洋网红”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一群以“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洋网红”在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影响力不容小觑。从德国工程师在深圳展示5G智慧工厂的科技脉动,到非洲留学生直播体验高铁刷证“无感通行”;从意大利博主捧着《道德经》在武当山潸然泪下,到韩国博主泪洒青城山的文化共鸣......这些“洋网红”以多样的讲述,打破了西方话语霸权下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但与此同时,这些“洋网红”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亦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把这股来自民间的国际传播力量,转化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助力,成了当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问题。
一方面,“洋网红”在中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三重角色,即中国发展的见证者、历史真相的传递者、跨国文化的摆渡者。
他们以亲历视角解读中国现代化发展。“洋网红”以“他叙视角”展示中国现代化面貌,像俄罗斯网红感慨中国移动支付便捷高效,德国博主于成都车展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惊叹不已。此类视频使我们得以透过“洋网红”的目光见证中国发展,既传递出“洋网红”对中国科技腾飞、社会管理臻善的赞许,也让国外受众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了直观认知。
他们以双语叙事打破跨文化的认知壁垒。“洋网红”构建起跨越语言隔阂的理解桥梁,在敏感议题传播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穿透力。有来自日本的博主探访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时,用日语向本国网民揭露被尘封的历史真相;有来自西方国家的博主在视频里向朋友讲述日本侵华历史,呼吁西方教育讲述全面客观的二战历史。通过“洋网红”的讲述,中国曾经遭受的苦难被世界更多听到。
他们用脚步丈量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通过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洋网红”将抽象的文化符号以一种可听可看的方式生动地传达给观众,在动态互动中彰显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部分“洋网红”痴迷于中国传统艺术,走进京剧院,身着绚丽戏服,研习京剧唱腔、身段与表演技艺。还有“洋网红”深入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体验当地民俗风情,与少数民族同胞共庆佳节,参与歌舞表演,学习制作手工艺品。不少观众感动道:“谢谢你帮我们宣传中国文化,为你点赞!”这些视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多元性与包容性,也在于它所联结的友好情谊。
另一方面,部分“洋网红”在讲述中国故事时过度迎合流量逻辑,由此导致传播片面化、扁平化、表层化的危机同样不容忽视。
部分“洋网红”的视频存在迎合大众心理的选择性呈现,即选择性强化“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等符号化表达,迎合国内观众的期待心理。这类内容虽基于真实体验,但选择性忽略了发展中的矛盾或差异,形成了一种以偏概全的片面真实。
众多“洋网红”讲述中国故事的视频受算法推荐以及用户偏好的制约,倾向于不断重复已被验证的爆款模式,致使内容同质化现象蔚然成风。从选题策划到表现形式的高度趋同,既削弱了内容创新力,也限制了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洋网红”的视频大多采用轻松幽默的形式消弭文化隔阂,例如通过语言误用、习俗冲突制造笑点。这种娱乐化表达虽能扩大传播覆盖面,但也容易将文化差异简化为“走马观花式的奇观式展示”,缺乏对文化背景的深入解读,使得观众难以真正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核与精髓。
那么,如何才能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一个真实、立体、深刻的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如何从短暂吸睛的“快消品”,变成能沉淀价值、深入人心的“长效剂”?
未来突围需把握三个着力点:其一,政府要创新工作方法,协调多部门力量,加强政策支持,推动跨国合作与媒体融合,有效引导“洋网红”讲好中国故事。其二,短视频平台需整合资源,加强制度规范,提升传播效果,为“洋网红”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其三,激活民间力量,发挥代表人士作用,引导网民参与,促进跨文化交流。
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需要实现从“自说自话”到“对话传播”的策略转变。既保持“李子柒式”的诗意表达,也注重“洋网红”的多元活力。通过构建政府主导、平台运作、大众参与的协同机制,推动传播内容从表层向深刻跃升,传播效能从流量驱动向价值沉淀转型。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这些跨越国界的文化使者,正以“他者视角”的独特叙事,将中国现代化的蓬勃气象编织进世界话语体系。每一次真诚的表达都在消融偏见的坚冰,每一段生动的影像都在搭建理解的桥梁。让世界听见新时代的东方强音,共同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崭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潘羿雯(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级本科生,武汉理工大学校团委宣传部青年发展研究中心成员)
指导老师:王军(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编:王舒娴
相关文章
-
温彬 杨刚 张丽云:本轮美债抛售潮原因、影响与展望
直接诱因:对冲基金基差交易的“负反馈”螺旋美国国债(以下简称“美债”)市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优的债券市场,长期以来被视为全球金融体系的“压舱石”和“避险天堂”。2025年4月初,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短短3天内上行50~60个基点(BP)。其中,4月7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19BP至4.1
2025-08-28 14:42:00 -
中国东方教育2025年上半年纯利4.03亿元,同比增长48.4%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8月27日,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教育”)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中国东方教育实现收入21.86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纯利4.03亿元,同比增长48.4%。
2025-08-27 20:12:00 -
北大字体团队复原《洛神赋》全卷,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播出第三集,由北京大学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字体中心”)和节目组合作,成功复原的王献之《洛神赋》全卷在节目中亮相,标志着中华书法瑰宝在数字时代的创造性重生。复原的《洛神赋》全卷此次复原以残存的王献之《玉版十三行》为底本,借助专业的书法字
2025-08-27 20:00:00 -
林诗栋/黄友政决赛败北,国乒男双连续七站赛事无冠
北京时间8月23日晚,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比赛继续进行,在当天晚上进行的男双决赛中,国乒组合林诗栋/黄友政以大比分2比3不敌中国香港组合黄镇廷/陈颢桦,国乒连续七站国际赛事无缘男双冠军。林诗栋/黄友政的决赛对手黄镇廷/陈颢桦配对时间不长,但在本站比赛打出火热表现,接连淘汰了男双头号种子、韩国组合安
2025-08-23 20:41:00 -
山西一小区现“豹景房”,业主发视频请粉丝围观非洲豹“上下班”,园方:门票10元,欢迎近距离参观
8月22日,山西一位拥有10多万粉丝的博主发视频说:“我家楼下的豹子又上班了,你们看一看哈。”来源:博主拍摄视频截图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上述博主也发布了多条“豹子营业”的视频。只见豹子们在室外或走或坐或卧,悠闲自然,也有回到豹舍的场景,其中有条视频,网友转评赞高达10多万。来源:博主拍摄视频截图
2025-08-23 1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