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清城:既要“绿美”又要“富民”!源潭镇书写乡村绿化管护新篇章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6:25:00
近年来,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绿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将乡村绿化管护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管护模式,激发群众参与,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三定五必到”机制:全民护绿成风尚
源潭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三定五必到”养护机制,并鼓励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创新管护模式。

苗木专属“身份证”
其中,金星村探索出“护绿认领”的“金星模式”,将绿化管护与主题党日结合,对村内1037株苗木实行“身份证”式管理:每株苗木悬挂专属管护牌,标明编号、责任人等信息;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将管护责任分解到户到人;每月开展集中管护日活动,形成“一树一牌一责任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目前,该模式正在全镇推广,全民护绿氛围日益浓厚。
四级包村机制:织密绿化管护责任网
为压实管护责任,源潭镇结合2025年城乡环境整治提质增效“四大行动”,建立“分管领导统筹协调、驻村班子包行政村、镇村党员干部分片包村、网格员包村小组”的四级责任机制,组织650名镇村干部分片包干534个村(居)民小组。

驻村干部开展植绿护绿行动
同时,印发《源潭镇镇村干部分片包村“十个问”》,要求干部每周下村不少于2次,全面掌握村情民意、绿美生态等情况,确保乡村治理无死角、全覆盖。
“谁种谁管谁收益”:绿美经济促增收
为调动村民积极性,源潭镇将“谁种谁管谁收益”纳入村规民约,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经济苗木,收益归村民所有。迎咀村是典型代表。

迎咀村把乡村绿化创新激励机制纳入村规民约
2022年,村党支部书记陈记权带头试种陈皮柑30亩;2023年扩种至270亩;2024年采用“公司+合作社+村民”模式,联合两家企业规模化种植,目前面积达600亩,计划2025年扩至1000亩,预计年产值200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超240万元。

村民正在种植陈皮柑
该模式通过分红、务工等方式,带动2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强化督查考核:护航绿美长效发展
为确保绿化管护实效,源潭镇整合党建、纪委、林业等多部门成立督查小组,定期检查苗木存活率、管护措施落实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并限期整改。同时,将绿美建设纳入村(社区)评星定级考核,结果与绩效、评优挂钩,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接下来,源潭镇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管护机制,让乡村绿化成果长久延续,为乡村振兴增添更加亮丽的生态底色。
文、图 | 叶剑斌 何瑞祺 谢土英
相关文章
-
1800万元!贵州理工学院单项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创新纪录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后一公里”,只有打通政策堵点,才能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2025年,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将“一种便于搬运的折叠液压巷道支护装置”等7项专利和“煤矿巷道再造承载结构全空间协同支护技术”等2项专有技术作价1800万元,以技术许可方式向贵州理工智矿科技有限公
2025-07-27 16:35:00 -
河北易县:扩面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易县:扩面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寇国莹、徐华 见习记者李靖恬)“幸亏转移得早,昨天雨一停,我们就回家清理院子了。”7月26日下午,易县易州镇西庄村村民张文霞望着整洁的小院松了口气。她说,24日22时许,村外的排水渠溢水,湍急的水流倒灌进院子,村干部赶紧将他们以及周边的8名
2025-07-27 07:51:00 -
农旅融合 福建福鼎乡村蝶变引客来
中新网宁德7月25日电 (王婷婷吴舒琦)夏日清晨,薄雾未散,位于福建省宁德福鼎市前岐镇柯湾村的桃园里,果农陈兴进摘下一筐筐泛红的水蜜桃。采摘正忙时,手机铃响,柯湾村党支部书记陈斌的嗓音传来:“老陈,后取村那家咖啡屋要推‘鲜果特调’,你的桃子是头牌。”陈兴进忙碌着打包水蜜桃。 王婷婷 摄今年,陈兴进家
2025-07-26 21:33:00 -
乡村·乡土·乡情|第44集 杏花岭区榆林坪村
每一个乡村都有故事,每一处角落都藏着回忆。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用镜头展现乡村风貌,记录乡村故事,让乡村记忆在时光中熠熠生辉。视频审核:贾军红 马冬军
2025-07-25 10:34:00 -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童”心圆——汉阴县平梁镇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温情启航
本报讯(通讯员 刘万思如)7月23日,汉阴县平梁镇党建引领“三农”工作实践基地清河村分会场热闹非凡,一场以“爱”为名的暑期儿童关爱活动正式启动。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县人民检察院志愿者、爱心妈妈及40余名儿童家长齐聚妇女儿童之家,通过组织联建、资源整合、服务下沉,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儿童关爱深
2025-07-24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