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村游”火热 重庆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8%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4:34:00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清明小长假落幕,踏青祭祖、赏花徒步、跨境出行等多重需求叠加,催生“堵山”、“村游”等趋势。
根据携程4月6日发布的2025年清明假期出游总结,假期赏花游订单量环比增长45%,多个山岳类景区热度大涨,带动“村游”订单量上扬;重庆入围全国热门目的地前十,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8%,机票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15%。

重庆入围国内热门目的地前十。受访者供图
“以为躲开了假期的堵车,结果爬个山被’堵山’了!”假期到了深圳梧桐山的游客都有这番感想。今年清明,“堵山”替代“堵车”成为热门话题,多个山岳类景区发布限流提示。携程数据显示,近一周,深圳梧桐山、安徽天柱山、四川青城山、福建武夷山天游峰等景区累计搜索量环比涨幅超过80%。
游客的热情背后,是“轻户外”风潮的全面渗透,短途徒步、亲子登山等低门槛活动成为家庭出游首选。与此同时,这股热潮也带动了当地酒店价格上升。携程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天柱山景区周边酒店均价环比前一周上涨28%,景区所在的潜山市酒店均价环比上涨近四成;青城山景区所在的都江堰市酒店均价环比前一周上涨39%;武夷山天游峰景区周边酒店均价环比前一周上涨近20%。

清明“旅行+”新玩法。受访者供图
除了山上“长满游客”,村子里也被拥挤的人潮包围。这个清明假期,“村游”成为老少咸宜的旅行方式。从江南古镇到西南梯田,从非遗手作到花海摄影,境内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0%,民俗、赏花和古镇游三大主题撑起半边天。
重庆涪陵美心小镇景区的“富村山居图”,假期期间就迎来众多村民和游客踏青游玩。在山林梯田间,青石板小路蜿蜒而上,茅草小木屋错落有致,各种“晒春”“晒秋”及农耕民俗场景充满乡野趣味,吸引众多游客拍照打卡。

美心红酒小镇游人如织。受访者供图
游客们踏青赏花之余,还能参与特色活动,品尝春日野食,在油菜花海中共享“春味”长桌宴,体验“以花为媒、以食会友”的乡村文旅新场景。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假期三天共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
此外,根据飞猪发布的《2025清明假期出游快报》显示,国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去年增加约5%,省内跨市、邻省跨市的500公里中短程自驾游是主流。重庆与上海、北京、杭州等入围全国最热门城市,清明假期,重庆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去年增长10.5%,人均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2%。
从出行方式上来看,自驾游以及搭乘飞机或高铁后落地自驾游是主流,这一趋势带火了假期租车市场。飞猪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国内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41%,平均租车时长为3.1天,成都、海口、三亚、重庆等旅游强市及周边市县是自驾游热门区域。
重庆的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61%,邮轮订单量同比增长50%。重庆游客的出境游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0%。今年清明假期,四川、湖北、贵州、陕西、湖南等是前往重庆旅游的热门客源地。
相关文章
-
2025年上半年四川GDP同比增长5.6%
封面新闻记者 白兰7月17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四川经济“半年报”。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191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63.3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1111.5亿元,增
2025-07-17 11:30:00 -
央广财评|出口同比增长7.2% 上半年外贸“成绩单”向新向优
海关总署7月14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2%。可以看到,虽然外部环境面临不确定性,但我国进出口顶住压力,在实现稳定增长的同时,“朋友圈”更加多元、创新的底色更足、民营企业等外贸主体的活力不断释放。一是我国外贸“朋友圈”越扩越大,特别是同共建“一
2025-07-14 20:59:00 -
开阳县花梨镇:织密暑期“安全网” 守护青少年“平安假”
7月9日,开阳县花梨镇走进镇中心学校开展“暑期安全第一课”主题宣传活动,将防溺水、交通出行、消防安全、禁毒防艾、反诈防骗等知识“打包”送到学生身边。安全知识“一站式”精准滴灌。授课老师反复强调远离危险水域的“六个不”准则,将敬畏深深刻入孩子心中。交通安全规则讲解、消防器材互动体验、毒品危害真实警示、
2025-07-14 09:56:00 -
【春城时评】不能陷入低质量内卷怪圈
上周末,外卖平台再起“战火”。“满18减18”“0元喝奶茶”等福利放不停,外卖平台的补贴竞赛有愈演愈烈之势;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薅完羊毛后晒出订单,分享“隐藏优惠券叠加”等省钱小妙招;有骑手“配送费翻了倍、单量又多”,日收入超千元,舍不得休息;商家遭遇爆单,直言忙不过来……外卖平台狂撒补贴,最直接
2025-07-14 09:41:00 -
文旅部提醒:警惕以“旅游搭子”“定制师”“向导”等名义招徕游客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7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暑期旅游旺季来临,群众出游热情高涨,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在会上提醒广大游客警惕“套路”,一些缺乏经营资质的个人或团队,以“旅游搭子”“定制师”“向导”“俱乐部”等名义招徕游客,在没有旅行社资质情况下经营团队游。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2025-07-09 1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