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还没结束,诈骗短信就来了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0 11:47:00
近日,部分湖南省高考考生收到
所谓“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短信
称其在考试中被AI监考
发现有作弊行为
成绩记为0分

经查找
该类型短信在全国范围内
都有高考考生收到


高考作弊违规行为
不会以短信、电话、链接等方式通知
教育主管部门和招考机构
绝不会向考生发送此类短信
请各位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
注意保管个人信息
谨防上当受骗!
为了避免广大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在此为大家揭秘常见的高考诈骗套路,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权益。
1“提前查询分数” 骗局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和考生急切知道成绩的心理,群发短信,声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网址链接。家长和考生一旦点开网址,将可能被植入木马软件,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银行卡信息被盗取。还有的不法分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付费查询分数。高考成绩查询有官方指定的正规渠道,切勿轻信不明来源的查分信息。
2“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账号,以此骗取钱财。考生和家长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录取信息验证,避免上当受骗。
3“教育补贴” 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冒充教育部门和高校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骗取家长或学生的信任,并以领取“教育补贴”需先“激活账户”为名,让家长和考生带着银行卡到ATM 机上操作,从而盗取其银行账户上的钱;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遇到此类情况,考生和家长要第一时间与学校进行核实,特别是在涉及转账汇款等情况下,更要谨慎操作。
防范措施与安全建议
1.保持警惕:不管骗子伪装成什么身份,绕多少圈,最终目的都是“转账、汇款、骗钱”。凡是涉及财物信息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核实确认,切勿轻信他人,以免财产受损。
2.认准官方渠道:高考的相关信息,如考试政策、成绩查询、志愿填报、录取结果等,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正规渠道获取,如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3.保护个人信息:切勿轻易将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准考证号、银行账户等信息泄露给他人。
来源:新华社综合中国警察网微信公众号综合自湘潭公安在线、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公安部网安局
编辑:石伟强
审核:李木元
相关文章
-
切换时间表 迎接新学期
9月1日,中小学校将开学。孩子回归校园的同时,家长也提前调整了作息时间,从轻松的假期模式,一键切换到早早起来准备早餐、急匆匆接送孩子的忙碌状态。家长和孩子,以元气满满的状态迎接新学期。8月31日清晨6时,市民刘曦的手机闹钟准时响起,她赶紧起床给儿子准备早餐。儿子在太原五中青年路校区上高二,当天要去学
2025-09-01 07:15:00 -
工信部: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总量超6900亿个 服务企业超51万家
人民网西安8月27日电 (记者申佳平)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陕西站座谈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新型工业5G终端设备相继涌现。孙姬指出,信息通信业研发投入大、技术先进、创新活跃、辐射带动作用强,是支撑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
2025-08-27 09:44:00 -
@太原人 开学季,“助学贷款办理”骗局盯上学生
全国各高校陆续开学,并迎来2025级新生。8月24日,太原警方向社会发布紧急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及其父母近期务必警惕“助学贷款办理”骗局。近期正值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高峰期,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在此类案件中,不法分子混入助学贷款咨询QQ、微信群中,假冒工作人员添加群内学生为好友,以助学贷款办理遇到问
2025-08-26 08:11:00 -
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网警侦破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案
移动支付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捷支付方式,但随之也带来了支付密码的安全隐患问题。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破解支付密码,给用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近日,烟台公安网安部门破获一起因支付密码过于简单而导致支付账号被盗刷案件。案件经过近日,烟台公安网安部门连续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其网上支付平台账号被人盗刷近
2025-08-21 09:50:00 -
从父辈滋补酒到年轻人的烧烤摊标配,小劲酒百亿破圈凭什么?
来源|中访网责编|李晓燕当年轻女孩在烧烤摊用冰杯兑入鲜橙多与小劲酒,当"中国人自己的威士忌""不是茅台喝不起,而是劲酒更有性价比"等梗在社交平台刷屏,这个曾被贴上"中老年滋补酒"标签的品牌,正以意想不到的姿态闯入年轻消费市场。今年上半年,小劲酒传出销售额同比增长50%、全年有望冲刺百亿的消息,在白酒
2025-08-18 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