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兴农富乡村 产业促振兴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0:12:00    

茂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成效,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连续5年超千亿元。王媛 摄

岭南四月,春和景明。驱车行驶在包茂高速茂名段上,两旁荔枝林郁郁葱葱,枝头已经结出了青青幼果。再过半个月,茂名荔枝又将进入集中采摘期,为全球消费者带去清甜一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去一年,茂名市农业农村局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茂名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208.86亿元,居全省第一,实现连续5年超千亿元。

心向希望,耕耘春天。农业经济稳健前行,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传递着茂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定信心。

●撰文:邹祥亮 董春锋

强化改革创新驱动

农业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谷雨刚过,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忙时节。在茂名高州市镇江镇“万亩方”项目区的新建农田里,连片沃野一望无际,耕田机来回穿梭翻耕泥土,规模化、机械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茂名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茂名在全省率先探索“F+EPC+O”模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高州镇江镇水郁村,通过机械清表、田坎削减等一系列工程,3839块零散的耕地化零为整,成为2673块连片良田,单块最大面积达到7.9亩,耕地质量等别也从3.8提升至2.8。

田间地头,茂名正通过系统集成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土特产”定制、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涉农“小切口”改革,促进农业大发展、大提升。

在化州,当地创新探索出“村集体整合集中+生产托管”“经营权入股集中+生产托管”“托管员+生产托管”三大模式,推动生产托管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制度化,在广东省农业生产托管争先赛中荣获第一名。

目前,茂名市已推动136.05万亩农村土地流转、占比49.94%,交易溢价率11.44%。与此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50万亩,连续3年全省第一,服务小农户超10万户。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在拓展茂名农业生产的边界。今年初,茂名荔枝产业大数据平台完成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专业人士称,病虫害诊断从人工经验判断转向AI秒级分析,准确率提升至95%,生产效率提升30%。

围绕荔枝保鲜,茂名持续支持开展荔枝保鲜技术科技攻关和应用推广,去年建设荔枝液氮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推广点,荔枝保鲜期可延长至一年。

加强农业种源保护和利用,荔枝种质资源圃、化橘红种质资源圃、高州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入选第一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区)名单,新引进农作物新品种795个,茂南区《广东省高产优质水稻粤禾丝苗及系列品种的推广应用项目》获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茂名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强村富民导向

共同富裕进程不断推进

谷雨时节,信宜市迎来了今年头批三华李的初始上市期。在“中国三华李第一镇”信宜市钱排镇,每日三华李的上市量接近200吨,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畅旺,供不应求。

在电白区,当地近日完成第1单从茂名海关正常报关的沉香出口贸易,正式通畅了电白沉香走进国际市场的路径。目前正谋划建设茂名市沉香(跨境)交易平台,以进一步扩大国际知名度,壮大沉香产业发展规模。

以荔枝、龙眼、三华李、化橘红、沉香、罗非鱼、高凉菜为代表的茂名市“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550亿元,带动约60万人就业增收。大批富民兴村产业,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产业发展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动力源泉。茂名深化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组建强镇富村公司185家,其中25家聘请了农村职业经理人,以市场化理念盘活乡村“沉睡资源”。

高州市美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高州第一家强村公司。该公司采用“公司+门店”理念,业务版图涵盖了思政课堂、研学游、民宿餐饮、土特产销售、文创开发等10多种业务,带动柏桥村村民利用家中闲置房屋,开办特色民宿。“我们去年营收就超13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80万元。”柏桥强村公司职业经理人许玉婷说。

在化州乡镇,一间间开在村门口的“微工厂”近年在农村破壳生长。它们规模不大,却吸纳了乡镇周边近8000名村民就业,让化州乡村富余劳动力足不出村就能实现稳定增收。

由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遴选的40个《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茂名化州市以‘五个坚持’培育发展乡村‘微工厂’”的经验做法入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0个典型案例之一,为粤西唯一入选的案例。

目前,茂名各地积极发挥驻镇帮扶工作队力量,结合佛茂“村企共建、村村结对”工作,2024年新增引导247家企业到帮扶镇投资,共建帮扶车间等“乡村微工厂”156个,带动低收入人口1.17万人就业。

产业兴,村民富。相关数据显示,去年茂名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6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城镇居民高1.3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奋进者说

茂名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车东耀:

深化改革创新赋能

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作为广东省农业大市,茂名如何继续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2024年茂名农业农村取得哪些发展成绩?

车东耀:去年,茂名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208.86亿元,居全省第一。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6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城镇居民高1.3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我们夯实粮食保供“基本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76万多亩,产量154万多吨,总产量及亩单产达到近十年最高水平,水稻产量全省第一。

我们深挖特色产业“动力源”。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聚力打造10个百亿产业集群,“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全链总产值突破550亿元,荔枝实现“小年”减产不减收,罗非鱼收购价创历史新高。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认定,化橘红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

我们不断勾勒宜居乡村“新画卷”。抓好首批59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提升和第二批114个典型村的培育创建,现在我们正紧锣密鼓推进第三批194个典型村选树培育工作,美丽宜居村占比76.45%。

问:近年来,茂名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村民致富路越走越宽。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推动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车东耀:我们将以市场为导向,持续优化荔枝、罗非鱼等主要农产品品种结构,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效益。抢抓化橘红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机遇,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培育引进一批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及项目。

我们将坚持以工业化、产业化思维,深度推进“五棵树一条鱼”向上下游拓展,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全力打造10个百亿产业集群,持续申报用好“粤字号”品牌,推广“信”字号品牌,做精“名特优”产品,做强农业发展平台,壮大县域经济。

我们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农业科研攻关,搭建荔枝智慧育种平台,加强适用农机和农业生态绿色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探索完善强镇富村公司、农村职业经理人、专业合作社等联农富农机制,多渠道拓展农民和村集体收入。

相关文章

  • 农旅融合 福建福鼎乡村蝶变引客来

    中新网宁德7月25日电 (王婷婷吴舒琦)夏日清晨,薄雾未散,位于福建省宁德福鼎市前岐镇柯湾村的桃园里,果农陈兴进摘下一筐筐泛红的水蜜桃。采摘正忙时,手机铃响,柯湾村党支部书记陈斌的嗓音传来:“老陈,后取村那家咖啡屋要推‘鲜果特调’,你的桃子是头牌。”陈兴进忙碌着打包水蜜桃。 王婷婷 摄今年,陈兴进家

    2025-07-26 21:33:00
  • 乡村·乡土·乡情|第44集 杏花岭区榆林坪村

    每一个乡村都有故事,每一处角落都藏着回忆。让我们一起走进乡村,用镜头展现乡村风貌,记录乡村故事,让乡村记忆在时光中熠熠生辉。视频审核:贾军红 马冬军

    2025-07-25 10:34:00
  •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童”心圆——汉阴县平梁镇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温情启航

    本报讯(通讯员 刘万思如)7月23日,汉阴县平梁镇党建引领“三农”工作实践基地清河村分会场热闹非凡,一场以“爱”为名的暑期儿童关爱活动正式启动。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县人民检察院志愿者、爱心妈妈及40余名儿童家长齐聚妇女儿童之家,通过组织联建、资源整合、服务下沉,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儿童关爱深

    2025-07-24 11:10:00
  • 确山:琴弦演奏致富曲 青山育出金饭碗

    大象新闻记者 张建良 雷刚确山,这片曾被誉为“小延安”的红色热土,正以一场深刻的乡村振兴实践,将革命年代的激昂斗志转化为新时代的发展动能。从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到富裕和谐的乡村图景,确山正谱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崭新篇章。产业新声:黄土地奏响双弦乐章提琴产业园,这个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筑梦的摇篮。短短数年

    2025-07-20 15:26:00
  • “荔枝壳煮水能去火”上了热搜,这招真能行?

    今年是荔枝丰收大年,在人们为“荔枝自由”而高兴时,容易上火的荔枝,也给人们带来一丝甜蜜的苦恼。广东茂名高州市分界镇,果农分拣荔枝鲜果。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想吃荔枝又怕上火怎么办?近期,“荔枝壳煮水能去火”上了热搜。不少网友表示:涨知识了,原汤化原食;能打败荔枝上火的竟是荔枝自己……荔枝壳煮水去火真能

    2025-07-14 0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