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我们来了》:书写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全过程 | 新书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5:54:00

星际探测、宇宙奥秘......吸引着太多喜欢仰望星空的人。而随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进行,关于火星的谜题,关于中国航天背后的故事,也在慢慢被解开,慢慢被了解。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火星,我们来了》正式全国发行。该书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执笔,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为核心,全景式记录了这一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幕后故事,展现了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逐梦星辰的非凡历程。
《火星,我们来了》是继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后,黄传会创作的又一部航天题材长篇报告文学。为了记录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这一里程碑事件,他历时多年深入航天科研一线,以翔实的采访资料为基础,通过上百位航天科研工作者的真实经历,深度还原了“天问一号”从立项论证、技术攻关到成功着陆的全过程。
书中不仅披露了探测器研发中的技术突破,如地火通信、自主导航等关键细节,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工程师、科学家及青年团队在无数个日夜中的坚守与拼搏。例如,书中描述了一名工程师为攻克探测器热控技术难题,连续数月驻扎实验室;也有年轻科研团队在疫情封控期间逆行返岗,确保任务进度的感人片段。这些细节不仅让读者了解航天事业的艰辛,更揭示了集体智慧与个人奉献交织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为本书作序,他写道:《火星,我们来了》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全过程用文学的笔触记录下来,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首个首次任务即完成“绕、着、巡”三大目标的国家。然而,这一辉煌成就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火星,我们来了》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国内航天纪实文学的空白,更以文学形式为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留存了珍贵的历史档案。
“这本书不是简单的任务复刻,而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英雄史诗。”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表示,黄传会的创作突破了传统科技题材的叙事框架,通过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日常,让宏大叙事回归真实可触的个体生命,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独特视角。
星辰大海的征程,需要记录者,更需要传承者。黄传会在本书后记中说,航天精神是无形的,却又有无穷的力量。它不仅支撑并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在历史的洪流中砥砺奋进、在时代进程中挺立潮头,还成为全民族、全社会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希望这部作品能让更多人关注中国航天事业,尤其是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目前,《火星,我们来了》已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十四五”规划,新书正陆续在全国各大书店及电商平台同步发售。这部致敬中国航天的诚意之作,以文字为媒介,将逐梦苍穹的故事传递给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记者:徐敏 编辑:任晓斐 校对:李莉
相关文章
-
前沿观察:自超滑技术的艰难突围
从清华到深圳的迁徙,是一次从“象牙塔”走向“产业战场”的战略转型。深圳以其政策创新、产业链优势和市场活力,为“自超滑”技术提供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文 | 汪斌宏观世界中,摩擦现象极其普遍——从日常生活中指尖的搓动,到工业生产中齿轮的咬合,且摩擦“必然”伴随磨损。直到今日全球还有逾
2025-08-21 18:19:00 -
胜利之声 山河铭记——1945年中国战区受降全记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历经14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8月21日,在湖南芷江举行了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侵华日军代表在投降备忘录上签字。抗战胜利“芷江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席芷江受降前后三天共52小时,主要确认了日军向中国投降的所有条款,部署了芷江受
2025-08-21 09:26:00 -
俄罗斯公布解密文件
俄罗斯发布解密文件揭示731部队人体实验罪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公共关系中心19日在该局官网发布的解密文件显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为发动细菌战,不停实施人体实验,甚至用携带病菌的炮弹攻击数百名中国人,以计算感染率、确定致病菌“质量”。俄联邦安全局官网“历史”单元和“档案资料”栏目发布
2025-08-20 17:59:00 -
造船业落后于中国 美议员拉日韩合作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韩联社18日引述韩国总统室发言人的消息称,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天在首尔会见到访的美国参议员安迪·金和塔米·达克沃思,双方讨论了造船合作等事宜。据美联社报道,这两名议员自上周日起对韩国和日本进行访问,探讨美国如何借助这两个盟友的造船技术和能力来提升自身实力,以抗衡中国。韩美领
2025-08-20 09:54:00 -
项立刚:美国不卖中国想要的芯片,却倾销过时货,我们可不傻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面对美国科技封锁,尽管中方长期以来一直敦促美方解除出口管制,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个月突然批准英伟达H20芯片销往中国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注意到,中方反应非但没有庆祝之意,反而明显冷淡。 CNN当地时间8月17日报道认为,这种不同寻常的态度反映出中方致力于打造自给自足
2025-08-18 1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