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造华章|张金霞:澄泥陶印匠心传薪 非遗创新辉映时代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7:28:00
大众网记者 张文丽 东营报道
黄河澄泥陶印,这不仅仅是一枚小小的印章,更是承载着千年黄河文化古韵的瑰宝,是匠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其制作过程繁琐而精细,需要经过寻土、择土、取土、淘洗、晒滤、揉制、压坯、雕刻、抛光、烧制等二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巧思。

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黄河澄泥陶印工作室,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黄河澄泥陶印成品,这些作品或古朴典雅,或灵动飘逸,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鸿运当头”“白头到老”等作品,更是深受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张金霞精湛的技艺,更传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黄河澄泥陶印,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巧妙地将陶瓷文化与篆刻艺术融为一体,展现出非凡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每一枚黄河澄泥陶印,都是匠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黄河澄泥陶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金霞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金霞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瞩目,还远销海外,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誉。她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黄河澄泥陶印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除了技艺上的精湛,张金霞还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她积极参与文化宣传活动,向更多人介绍黄河澄泥陶印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同时,她还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作品。

“在我看来,黄河澄泥陶印的制作过程,是对‘匠心独运,精益求精’这一精神的生动诠释。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只要怀揣着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细节,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卓越,都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如我们制作的黄河澄泥陶印一般,虽然过程中充满了挑战与艰辛,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但每当一枚枚精美绝伦的印章在我们手中诞生时,那种由衷的成就感与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这种难以言表的喜悦,正是对我们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也是对我们坚持匠心精神的最高赞誉。”张金霞说道。
在黄河澄泥陶印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匠人的执着与坚守,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是有了这些匠人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才使得黄河澄泥陶印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关文章
-
众观消费 | 美团Q2净利润暴跌89%:核心业务盈利“跳水”,非理性竞争下的增长困局
海报新闻记者 秦建瓴 见习记者 王若羲 报道2025年8月27日,美团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报告,以一组“增收不增利”的极端数据,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这份看似维持“稳健增长”的财报背后,不仅暴露了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危机,更折射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非理性竞争加剧的行业隐忧。利润“断
2025-09-01 13:38:00 -
王子文谈新剧《目之所及》角色曲桐:以爱为囚的挣扎与女性觉醒
近日由王子文主演的电视剧《目之所及》备受关注剧中她所塑造的角色曲桐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而王子文本人也在微博发文深度剖析了曲桐这一角色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满是对角色的怜惜与理解也让更多人对这部剧充满了期待在微博中,王子文这样描述曲桐的遭遇:“以‘爱’为名编织着婚姻的囚笼,以‘为你好’为借口将你推向不幸的
2025-09-01 11:47:00 -
文博日历丨超强复原!一堆“碎片”拼出中国最早的“架子鼓”原型
2600多年前的乐队“低音炮”“碎成渣”后“回炉重造”历经千年依旧闪耀如初被誉为“华夏第一建鼓”三个看点带你认识漆木建鼓012600多年前的乐队“低音炮”是整块楠木挖成的!1997年,在湖北当阳赵巷12号春秋楚墓的考古发掘中一件珍贵的漆木建鼓“破土而出”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考古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它是目前
2025-08-26 09:08:00 -
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尖扎黄河特大桥垮塌事故
【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尖扎黄河特大桥垮塌事故】据应急管理部网站23日消息,8月22日,西成铁路(西宁—成都)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发生垮塌事故,目前已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联。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该起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局成立现场督导组
2025-08-23 17:59:00 -
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已致4人遇难12人失联
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部门获悉,22日3时许,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截至22日8时,事故已造成4人遇难,12人失联,救援工作正在开展。来源:新华社
2025-08-22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