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定盐湖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的“青海刻度”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04:14:00



本报记者 芈 峤
当昆仑山巅的积雪将刚刚东升的阳光折射到这片经过亿万年结晶的察尔汗盐湖之上,一场静水深流的绿色循环变革再次澎湃涌动。
察尔汗这片沉睡的古老盐泽,正以国家战略为航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绿色转型为路径,奋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高原实践。
今天,面对全球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青海胸怀“国之大者”,以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牵引,全力推进产业“四地”建设,标定盐湖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的“青海刻度”,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航道!
一滴卤水的循环密码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最低端,一望无际的察尔汗盐湖,闪耀着整个瀚海戈壁。从颜色上就能判断,这片湖泊与众不同。
察尔汗盐湖是座“无机盐宝库”,承载着关乎国脉的“双重战略价值”:其蕴藏的氯化钾储量达1.45亿吨,占全国储量的97%,是端牢“中国饭碗”的生命之“钾”;同样储量居全国首位的锂资源,更是驱动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抢占全球能源革命制高点的“白色石油”。守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这份天赐厚礼,不仅关乎青海一域的发展,更直接系于国家资源安全命脉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图伟业。
而这片欧碧绿的循环密码就藏于湖泊中的一滴滴卤水之中……
8月,戈壁深处的察尔汗盐湖没有丝丝凉意,烈日当头气温飙升,青海盐湖工业股份公司采区的原卤在去除氯化钠后进入光卤石池(盐田),而去除的氯化钠则作为原材料通过管道进入下游的纯碱生产企业。
高空俯瞰一只只水采船在广袤的盐田间游弋。水采船巨大的切割头通过内部螺旋设备将盐矿搅拌成矿浆,通过输卤管将卤水输送到10公里外的钾肥厂区。
在经过反浮选工艺提钾后的卤水则通过管道涌入下一提锂车间,这里通过吸附塔内吸附剂对卤水再次精准“抓取”锂元素。此时,被脱钠、提钾、提锂后的卤水完成旅程回到了母矿,给予时间再次进行固液转化,等待开启新的旅程。此时此刻,一滴卤水完成了盐湖资源提取的闭环发展。
回顾60余年前,青海盐湖产业的发展,起始于对单一的氯化钾的提取与生产,虽然提钾技术成熟但造成了其他宝贵资源(如钠、锂、镁等)的浪费。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以“祖国所需、青海所能”的使命,青海盐湖产业从一滴卤水起步实现了对同一份卤水资源的多层次、多元素、梯级利用,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青海盐湖股份生产技术部经理李建业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海盐湖股份一直在不间断研发更加高效的闭环绿色循环发展模式,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经济价值最优化的发展路径。”
在青海,一滴卤水的循环发展打破了传统矿业“开发-污染”的线性模式,开创了“开发—利用—再生—保护”的循环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为资源富集但生态脆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绿色变革的科技引擎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面积5856平方千米,相当于900多个西湖的面积。如此大的盐湖如何监测、如何管理、如何生产又如何调度?——答案藏在智慧盐湖的“一张网”内。
在钾肥分公司,偌大厂房只有轰鸣的机器,偶有一两名巡视工人,白花花的氯化钾有序地在生产线上走完一道道工序。看似无人监守,实则与生产线一墙之隔的大屏早已将氯化钾生产、用料一览无余。
钾肥生产一车间设备主任李生斌说:“钾肥生产的自动化操作,不仅仅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更让生产精准可控,目前钾肥生产所需的水、电等用量都在下降,是数字化助推企业降耗发展。”
据了解,青海盐湖股份“智能盐湖”工业互联网平台内容包括产业链协同平台、盐湖特色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平台,构建了一个围绕生产、经营、供应链的总览可视化应用样板间。不仅如此,企业早已将“数字算力”作为“制造”向“智造”转变,“产业”+“生态”发展的纽带。
青海盐湖股份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戴杰介绍,企业通过采集、存储及管理盐湖矿产资源、采矿历史数据、气象水文数据、土地利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数据,建立盐湖资源、产业、环境动态监测网,构建盐湖资源承载力变化评价、溶矿驱动下资源开采精准评价、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互馈等模型。在数字的助力下,实现更加科学、高效、绿色。
在青海盐湖股份的绿色版图中,提供助力的除了数字智慧网,还有一片片与欧碧绿湖水呼应的蓝色海洋——光伏矩阵。
在盐湖提锂中,能源消耗主要是热水。青海盐湖股份下属蓝科锂业,通过光伏加热减少能耗。
蓝科锂业技术人员张君贤说:“管道里是水,利用太阳能加热过的水进入生产车间,对镁锂盐水进行高温烘干处理。以前采用燃煤锅炉加热,能耗较高。通过太阳能加热,可减少了近一半的能耗,减少碳排放。”
今天,青海盐湖产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节约不断融合,推动形成盐湖资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
青海盐湖股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严雄仲说:“企业利用科技引擎,持续开展‘采、补、驱、溶’固液转化全过程研究,推动资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二次资源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最终实现盐湖资源的绿色开发利用。”
工业与自然的双生共荣
理念铸魂,责任重如泰山。在青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融入血脉的发展基因。
特别是在生态极其脆弱的柴达木盆地,青海盐湖股份将环保视为生命线,以高于国家标准自我加压,前瞻谋划编制《盐湖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将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入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与目标中,为“世界级”目标注入绿色内涵。
今天,在察尔汗盐湖沿着由盐粒铺成的道路,驱车从盐湖中心码头往前行驶,便是青海盐湖股份在盐田基础上开发出的察尔汗盐湖景区。无疑,这是世间绝无仅有的美。
当无人机飞起从空中俯瞰,景区仿若一汪绿蓝相间的眼泪,出现在荒凉的戈壁中,这场景震撼且浪漫。《中国国家地理》还为这一抹绿起名“欧碧”。
青海盐湖股份开采察尔汗盐湖已有60余年,曾经风吹石头跑的“生命禁区”,几经蜕变,逐渐成为水草丰茂、碧波蓝天、生机盎然的“生态绿洲”。
就在察尔汗盐湖最深处,一边是湿地一边是卤水;一边是湿地的湖蓝,一边是卤水的欧碧。这一条满铺盐粒的路链接生态与产业的携手并进。
站在格尔木梦幻盐湖景区的北京游客王艺说:“国内外的景区去过不少,察尔汗盐湖的景色绝无仅有,没想到工业之美与生态之美能如此完美地结合。”
青海盐湖产业的蜕变之路,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立体诠释,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高原的生动实践。青海借盐湖产业向世人证明: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非零和博弈。当“青海锂”驱动全球新能源汽车,“盐湖经验”也正转化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土地上,人类工业文明与地球生态系统达成了历史性和解。青海也在矿业发展上浓墨重彩地标注下令人瞩目的“青海刻度”。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
标定盐湖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的“青海刻度”
青海察尔汗盐湖碧绿色的盐田。本报记者 张鹏 摄 智慧化氯化钾生产线。本报记者 张鹏 摄察尔汗盐湖湿地成为鸟类家园。通讯员 马旭 摄本报记者 芈 峤当昆仑山巅的积雪将刚刚东升的阳光折射到这片经过亿万年结晶的察尔汗盐湖之上,一场静水深流的绿色循环变革再次澎湃涌动。察尔汗这片沉睡的古老盐泽,正以国家战略为
2025-08-11 04:14:00 -
新华鲜报丨妙想照进现实!中国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最大奥秘之一。脑机接口,人脑对外的“通信通道”,借此可用“意念”与外界交流互动。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现场展示的脑机接口智能装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昔日的科幻场景,如今呼之欲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
2025-08-09 16:51:00 -
“花”式产业绽放沃野
7月,又到一年黄花采摘季。凌晨4点,在山西大同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村民们头戴探照灯开始了工作。记者在一旁跃跃欲试。“这株采早了,明天采合适。”“选哪朵黄花摘得靠经验,是个眼力活儿,采摘时要轻、巧、细、快,不能损伤花蕾。”村民杨瑞仙一边说一边为记者示范采摘方法,只见她左手扶住花葶,右手中指一顶、食指
2025-07-28 16:08:00 -
长青股份决定即日起上调精-异丙甲草胺原药价格至25800元/吨
【长青股份决定即日起上调精-异丙甲草胺原药价格至25800元/吨】财联社7月25日电,长青股份发布精-异丙甲草胺调价通知函表示,近期,由于精-异丙甲草胺上游关键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等因素,导致公司的精-异丙甲草胺原药生产成本上升,公司经慎重考量,决定即日起上调精-异丙甲草胺原药价格至25800元/
2025-07-25 11:19:00 -
对口援青:江源大地绽放蝶变新颜
对口援青,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下,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个援青省市的援青干部人才跨越山河,扎根高原、奉献青海,为青海留下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交往交流交融的
2025-07-24 0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