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骨科专家张英泽院士赴武汉江夏“授渔”,授课、手术演示、门诊带教帮扶基层医疗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7:52:00
4月3日上午,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主办的“第一届张英泽院士保膝与微创技术基层培训班”开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知名骨科专家张英泽教授再次亲临江夏,通过专题授课、手术演示、门诊带教“三位一体”的模式,系统提升基层医生保膝诊疗能力,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会上,江夏区紧密型医共体骨科中心也正式揭牌成立。

江夏区紧密型医共体骨科中心揭牌仪式。图/通讯员提供
“张英泽院士来江夏,不是简单的技术输出,而是构建紧密型医共体的新实践。”江夏区卫健局党委委员、江夏区紧密型医共体理事长、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韩军指出,邀请张英泽院士及其专家团队持续深度帮扶,通过标准化培训、规范化手术带教,让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留得住、用得上”。
来自湖北省中医院、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荆门市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汉口医院、黄石市中心医院、十堰太和医院等30多家省内医院近百名骨科专业医生参加培训班学习。
院士手术示教零距离、点对点为基层医疗赋能
据了解,患者罗先生今年69岁,右膝部反复疼痛4年有余,两个月前右膝疼痛加重,3月底来院检查,以骨关节炎收治入院。“患者入院时,右下肢呈跛行步态,右膝关节呈轻度内翻,右膝内侧明显压痛。”该院骨科副主任胡浩表示,患者对术后恢复效果有一定期待,在远程会诊后,张英泽院士决定采用“改良胫骨高位截骨术(截骨保膝)”术式,亲自为其实施手术。

张英泽院士手术中。图/通讯员提供
3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张英泽院士步入手术室,在半小时内顺利完成罗先生的手术。随后又运用“张氏骨折牵引复位器(胫骨平台骨折)”,高效完成两例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通过双反牵引复位结合关节镜辅助技术,实现精准微创固定,两台手术总耗时控制在1小时内,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均安全返回病房。
“太震撼了!原本在文献里看了几十遍的技术,今天终于摸清了力线调整的精髓。”会场内,学员们通过手术直播平台观看了张英泽院士团队开展的三台手术;纷纷表示,张英泽院士运用其创新的手术方式,不仅轻松解决了患者病痛,更为基层医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有效推动了先进骨科技术的普及应用。
理论教学、病例剖析多维碰撞,学员受益匪浅
“既有理论教学,也有案例分析,还有手术实战演示,对提升我们基层业务水平来说,真是太实用了。”理论授课环节,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张英泽院士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郑占乐教授以“理论演进-临床实践”为主线,通过“不均匀沉降理论”的深度剖析与“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发展史”的系统梳理,构建起完整的骨科技术创新知识体系。两位专家运用临床大数据分析、历史影像对比、典型病例研讨等多元教学手段,将深奥的骨科理论转化为直观的临床解决方案,实现从“知识灌溉”到“思维重构”的跨越式提升。

张英泽院士培训班理论授课中。图/通讯员提供
在随后的病例讨论环节中,全体培训学员围绕三位典型病例展开深入研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学员们踊跃提问。张英泽院士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专业细致地解答。
12时许,结束当天培训班理论授课、手术示教及病例讨论后,张英泽院士没有停歇,随即赶往该院2楼“院士门诊”,耐心细致地接待了每一位前来问诊的患者,为每位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张英泽“院士门诊”接诊。图/通讯员提供
“不仅手术做得好,门诊接待病患也很耐心细致”现场学员感叹道,张院士精准问诊不仅为患者明确了诊断,更通过细小病变明察秋毫,个性化制定诊疗方案,完整展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决策能力。这种“以问诊为镜,照见诊疗思维”的教学方式,让大家获益匪浅。
培训班结业仪式上,张英泽院士依次为学员们颁发证书,嘱托道:“我国约有1.2亿膝关节疾病患者,其中大部分在基层。让技术下沉,才能托起千万基层百姓的健康。这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院士工作站-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院’三级联动的起点。”
“我们希望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新实践,促进顶尖医疗资源下沉,有效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跃升,培养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田洪涛表示,通过院士及专家们精心策划的系列授课、精细的手术现场演示以及面对面的门诊实践指导,全方位、深层次地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在保膝与微创技术领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让先进的医疗技术,精准、有效的治疗,真正惠及广大民众,不再受限于地域或资源的限制。
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陈林 田星 熊帆 左玲珊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男子被毒蛇咬伤拦车自救?当事人讲述:当时可能把手指直接伸向了蛇嘴里
日前,一段“男子采蘑菇被毒蛇咬伤后拦车自救”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8月18日上午,当事男子王先生接受红星新闻采访,还原了被蛇咬伤及自救的全过程。王先生称,之所以被咬伤,并不是采蘑菇,而是采蘑菇途中发现一处疑似被挖过的乌灵参洞,他一时兴起,伸手去掏乌灵参时被蛇咬伤了。被咬伤后,王先生先后采取了绑扎手
2025-08-19 06:42:00 -
余家湖开展“群团携手进驿站 服务群众到一线”暨健康义诊活动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姚秋红)为凝聚统战力量,推动基层服务提质增效,8月14日上午余家湖街道联合卫生院开展“统战群团携手进驿站 服务基层群众到一线”为主题的义诊活动。此次活动以深入基层的服务举措为依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参与活动的群众真切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活动现场民族宗教宣讲员用通俗语言
2025-08-15 20:48:00 -
医师节特别报道(三) | 汤晓雨:二十五载白衣路,以仁心托举生命之光
在南阳市口腔医院,有这样一位医者:他身为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身着白大衣二十五载,执刀于口腔颌面外科的方寸之间,用精准与温柔修复生命残缺;他24小时待命,在急诊灯下与死神赛跑;他踏遍山河,把微笑与希望送到贫困患儿身边。他就是汤晓雨,一位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信仰,用一生践行医者初心的口腔医学专家
2025-08-15 17:35:00 -
所有突破都是为了患者——黑龙江密山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改革见闻
鸡西市密山市,坐落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隔湖相望,地处边境,冬季漫长,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面对如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用上药、用好药的普遍性课题,该市积极建立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将一系列创新探索的改革举措转化为村民可感可及的用药服务。药品下沉破解村民买药难密山市白鱼湾镇白泡子村是边境市边境镇里的
2025-08-12 11:32:00 -
新华鲜报丨妙想照进现实!中国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最大奥秘之一。脑机接口,人脑对外的“通信通道”,借此可用“意念”与外界交流互动。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现场展示的脑机接口智能装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昔日的科幻场景,如今呼之欲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
2025-08-09 1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