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您有一份春季心理防护指南,请查收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31:00    

春天,多么生机勃勃、清新明媚又充满诗意的季节!但研究发现,春天是情绪问题的高发期,甚至抑郁症患病率和自杀率也较高。为何在如此明媚的春日里,人们的心灵却容易蒙上阴霾?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们要如何应对,才能真正汲取春天的希望与活力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迫切需要探明春季心理问题的“幕后黑手”,只有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有的放矢,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为自己和身边人筑起坚固的心理防护墙,抵御春季心理问题的侵袭,在春天里保持心理健康,尽情享受春季的美好与生机。

为何春季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当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悄然降临时,我们的身心却在经历无声的“风暴”:生物钟在春季的昼夜温差与光照变化中经历“过山车”,扰乱生理节律;体内激素因气温回暖爆发“小脾气”,干扰情绪的稳定;花粉与尘螨等过敏原在肆意“捣乱”,引发身体的不适;社交活动令人们“压力山大”,增加了人际紧张;而那古已有之的“伤春”情结,更是在诗意的季节里悄然滋生着感伤与惆怅。

生物钟经历“过山车”

由于春季昼夜温差较大,光照时间也较冬天发生了变化,人体的生物钟将面临挑战。生物钟就像身体的内部时钟,调节我们的睡眠和觉醒等生理节律。当生物钟被打乱时,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失衡。血清素是调节情绪、食欲和睡眠的关键物质,而褪黑素则主要负责调节睡眠周期。二者的失衡,会让人疲惫、食欲不振、嗜睡或失眠,甚至陷入抑郁情绪中难以自拔。

激素爆发“小脾气”

随着春天气温逐渐回暖,人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例如,负责传递愉悦和兴奋情绪的“快乐信使”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会因气温变化和气压波动引发内分泌紊乱,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情绪波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过敏原肆意“捣乱”

春天是过敏的高发季节。春季植物生长旺盛,花粉“爆炸”;气温回升、湿度增加,尘螨和霉菌在良好的繁殖条件下“狂欢”;杨絮、柳絮纷飞,过敏原在空气中肆意飘散。当人体接触到这些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释放组胺等物质。组胺不仅会引起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还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加剧焦虑和抑郁情绪。

社交活动“压力山大”

人们常常在春暖花开之时呼朋引伴,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和聚会。虽然有些人感慨着“风乎舞雩,咏而归”享受结伴踏春,但对于不擅长社交的人来说,社交活动的增加反而成为一种心理负担。他们可能会感到紧张不安,甚至会因为无法融入群体而产生负面情绪。

古已有之的“伤春”情结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伤春”的诗篇。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水龙吟》中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种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春天的情感认知,使人们容易在春天产生感伤情绪,陷入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中。

面对春季心理问题的一众“幕后黑手”,我们要如何作好心理防护,才能真正地享受春天的美好呢?

给生活加点“润滑剂”

面对春季给我们身心制造的摩擦,保持规律的作息是最基础的应对策略。我们要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如有必要,也可以尝试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工具,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此外,还要合理安排学习、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和心灵都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空间。

运动是天然“解药”

运动是调节情绪的天然良药。在春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等。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还能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等“快乐激素”,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同时,运动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春季的生物钟紊乱问题。

巧设“饮食过滤网”

饮食对情绪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帮助改善大脑功能,缓解抑郁情绪,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要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导致身体不适和情绪波动。

给心灵“做按摩”

学习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如腹式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等,可以帮助缓解负面情绪。当情绪低落时,也可以尝试与朋友、家人倾诉,或者写日记,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还可以培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如绘画、音乐、阅读等,也能愉悦身心。哪怕只是坐在一个地方用你的感官去品味大自然随着时间推移展现的变化,也是在给自己做心灵“按摩”。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了解春季心理问题的成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是我们守护心灵健康的关键。让我们在欣赏温暖绚烂春天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科学的方法舒缓疲惫,振奋精神,谱写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和美好希望。

黄彬彬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 驻马店实验小学: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全媒体记者 武帅 通讯员 李鹏飞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广大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4月14日,在全国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驻马店实验小学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主题升旗仪式上,辅导员老师重点强调了国家安全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性,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国

    2025-04-15 17:36:00
  • 中药泡脚包抽检合格率不足4%,泡脚养生别迷信“加料”

    60款市售中药泡脚包中仅2款达标,超九成产品存在标识不清、配方模糊等问题——上海消保委最新抽检结果揭开了中药泡脚包市场乱象,引发消费者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热销产品普遍存在“万能配方”宣传。中医院专家指出,泡脚养生并非必须添加中药材,盲目使用“祛湿驱寒”药包可能适得其反。■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2025-04-15 08:52:00
  • 新加坡《海峡时报》:父母攀比心理不应左右育儿选择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4月13日文章,原题:为什么“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恐惧不应该左右我们的育儿选择我周末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周六下午送3岁女儿去上中文补习班之后,去按摩肩膀。每周一次的享受提醒着我不仅仅是一位母亲和编辑,同时也可以做我自己。但是在某一个周六下午,这份宁静被打破了。做完

    2025-04-15 07:05:00
  • 春季防“三病”,专家建议顺时而为

    人民日报记者 程远州清明之后,往往会乍雨还晴、似寒又暖。中医认为,纷繁而至的风雨令人湿气丛生、精神不振,疾病容易乘虚而入。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主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颜芳看来,春季养生应顺时而为、抒发阳气,打好一年健康的根基。首先要防肝病。“正值肝气升发之时,人们不要陷入悲痛、愧疚等情绪而

    2025-04-14 11:02:00
  • 太原市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小记者走出校园 沉浸式了解体育文化

      4月9日,太原市迎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山西晚报小记者与四年级近200名同学结伴走出校园,踏入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开启了沉浸式体育文化探索,深度感悟体育精神。  踏入博物馆前厅,一股浓厚的体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三个主题展厅串联起山西体育的变迁,等待着孩子们去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在古代体育展厅,石球、射箭用

    2025-04-14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