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代中式建筑”靠什么全球“破圈”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08:44:00    

本报记者 刘雅婷 孙朗辰

普利兹克奖官网近日宣布,中国建筑师刘家琨荣获2025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继2012年的王澍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美国《纽约时报》称其作品“不浮华、无繁饰”,却以“普通、廉价且本土化”的材料提升人的精神境界。“2012年王澍获得国际公认的建筑界最高奖被视为‘东方美学形式’的破冰,而刘家琨获奖标志着‘在地文化实践’的价值被认可。”青年建筑师南迪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两人的建筑设计理念都是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种积极探索,也反映出中国建筑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特位置及影响力。

西村大院内部建筑

西村大院俯瞰图

让“在地文化”焕发当代活力
刘家琨以“现实关怀”和“在地性”设计理念闻名,强调建筑与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的共生。他的作品以质朴的美学风格见长,善于利用本土材料和传统工艺,探索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深层关系。其代表作西村大院以成都“市井生活”为核心理念,打破封闭社区模式,用巨型围合式院落重构公共生活场景。在西村大院内,以成都当地文化“竹空间”和“茶馆”为关键词,裸露的混凝土框架、竹模浇筑工艺与川西林盘布局,将“盆地文化”转化为现代空间语言。空中跑道环绕与中庭留白的设计,则让“院落”这一传统文化在西村大院焕发当代活力。而他的另一代表作品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在建成时被业内认为不够“建构”,但实际上是对在地材料进行了最优化的演绎,同时用很东方的方式设计游览路径巧妙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普利兹克奖评审委员会在宣布授奖时评价道,刘家琨“以中国传统为创新跳板,摒弃怀旧与模糊表达”,其建筑既是历史记录,又是公共空间与基础设施的融合,展现了“身份认同的双重性”。普利兹克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在现有的文化与社会资源之上,刘家琨加入了自然元素,在景观中创造新的景观。从西村大院到二郎天宝洞区域改造项目,再到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以一种互惠的关系共存,符合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和传统。
中国建筑的三个核心人文共性
除了建筑师身份,刘家琨还曾出版《此时此地》等文学作品,他的文学创作背景为其建筑注入了叙事性与诗意,以及人文关怀。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苏州大学建筑系客座讲师杨楠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种“人文关怀”还体现为对使用者行为的深度观察:他为在地震中遇难的女孩设计的胡慧姗纪念馆,通过遗物陈列触发情感共鸣。
南迪则认为,刘家琨设计理念里最底层的逻辑是尊重。“他通过强调建筑设计中的‘低技策略’与在地性、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现实中的诗意’等理念去实践这份尊重。”
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的结合,现已成为中式建筑文化和中国建筑师获得世界关注的独特共性。王澍关注乡村复兴,刘家琨投身灾后重建,二者均将建筑视为社会议题的解决方案。杨楠总结,中国建筑师的人文共性体现于三点:一是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二是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对社会议题,尤其是对乡村的关注。比如王澍以回收旧砖瓦重构传统形制,刘家琨则以“再生砖”技术(汶川震后废墟材料再造)回应社会创伤。“不同于一些西方人宣言式的设计方法,我们是在用一种相对沉默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常识与智慧。”杨楠说。
从“动态可适性视角”发展中国建筑文化
在南迪看来,王澍更多的是从材料本身出发、从传统中脱胎出新的建筑形式,他的获奖给了国内建筑师一剂强心剂,让大家觉得新的东方美学形态被国际接受了。而普利兹克奖此次选择刘家琨,让人意识到,关注在地文化及行为在建筑中的延续和优化同样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路径。这是一种从文化剖析和再演绎角度的认可。
南迪补充道,过去30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在大兴土木,如今整个行业似乎也来到了瓶颈期。借此更应该重新思考建筑设计行业的出发点,刘家琨的获奖可能引导建筑师们回归对“优化并改善地域文化行为的空间”的思考,真正去关注在地文化及行为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呈现出极强的丰富性,加上这股关注在地性的建筑思潮,未来会有更多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被认可。
而关于如何让中国建筑文化在当下既能与地域特征相结合又不至于落俗套,也可以与世界交流,并形成新的建筑语汇,杨楠表示,“当代中式建筑”不仅需要延续传统智慧,学习本地文化环境,同时也要吸收新思想和技术,不局限于地域文化谱系,通过对现有研究与实践的反思,重新思考“当代中式建筑”的主要设计要素。同理,“当代中式建筑”设计也不应只关注传统、“修旧如旧”、低技与手工建造,更应重视从动态可适性的视角探索其发展动向。所谓的风格并非静态不变的产品,而是动态改变的过程,一方面传承传统中式建筑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通过接纳时代进步的新内容进行更新迭代。“这个与时俱进的演进过程不仅发生在过去,也将在现在和未来延续。”

相关文章

  • 中国星集团股权高度集中 股价数月内飙升543%

    观点网讯:7月14日,中国星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股权高度集中。公告显示,证监会最近曾就中国星集团的股权分布进行查讯。证监会的查讯结果显示公司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有十九名股东及其相关人士合共持有578,865,000股本公司股份,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3.83%。有关股权连同由公司主席向华强及副

    2025-07-14 09:45:00
  • 孙宏斌“从头越” 而今资本瞄准上海两项目里的

    观点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孙宏斌来说,这家以“而今资本”为名的企业,或许将成为他“从头越”的武器。近日,有市场消息表示,融创或将在上海拿地,目前正处于谈判阶段。一个刚刚完成百亿债务重组的企业,又迅速切入土地市场,其背后暗含的意义让资本市场瞬间沸腾。不过,有熟悉融创的业内人士透露,此

    2025-07-14 02:03:00
  • 周周有大促、天天有活动!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7月11日启幕

    夜间经济一直是重庆的亮丽“城市名片”7月8日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将于7月11日启幕以“爱尚重庆・不夜生活”为主题聚焦夜间消费,突出“国际范・巴蜀韵”计划开展200余场系列活动实现“周周有大促、天天有活动”自2020年起重庆已连续5年举办“不夜重庆生活节”点亮夜间

    2025-07-08 22:47:00
  • 胡昌升会见张志勇一行

    胡昌升会见张志勇一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7月6日在兰州会见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一行。胡昌升对张志勇一行来甘参加第三十一届兰洽会表示欢迎,对中国铁塔长期以来给予甘肃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

    2025-07-07 09:46:00
  • 越来越热不是错觉!大数据揭秘我国高温四大趋势

    目前一场大范围高温正在影响我国,京津冀干热炙烤,部分地区地表温度高达70℃,华南一带闷热似蒸笼,多地体感温度冲上40℃。不少人感慨,这些年似乎热得早、热得长,还热得越来越极端。中国天气网统计气象大数据发现,这不是错觉,我国多地高温季确实开启得越来越早,而且热得越来越持久。中国天气网对比1961至19

    2025-07-06 13: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