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田”到“创新雨林”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结出170余项改革硕果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6:57:00
来源:上游新闻
8年前,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自此一颗开放的种子在我国西部悄然播下。作为其核心区域,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高新)(以下简称“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从“试验田”跃升为“示范窗”,生长为枝繁叶茂的“创新雨林”,截至目前,已诞生170余项改革硕果,21万家企业扎根生长。
站在成立八周年的起点回望,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探索,恰似古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当代演绎。这里用制度创新回答“怎么改”的问题,用开放协同解决“与谁同行”的困惑,用产业链创新突破“路径依赖”的桎梏,最终指向同一个答案: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不仅是政策创新的高地,更是企业成长的沃土、国际交往的客厅。
“这里形成的中日合作集群,为中日合作关系和企业的发展赋予大能量,希望交更多的朋友、拓展更多的市场。”三菱重工和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合资成立了成都菱重高投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运营部副部长刘宇说道。

制度创新“试验田”——破冰前行,让企业轻装上阵
去年11月,在世界卫生组织指定机构发布当季流感病毒毒株等试验品后1个月左右,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林生物”)所需试验品就已完成清关,准备进入下一步的研发阶段。
“相比于之前,时间缩短了1个月。”欧林生物董事会秘书吴畏感慨道,“在前置环节节省时间,意味着疫苗产品能进一步缩短上市时间,这对于抢占市场份额至关重要。”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国内疫苗研制公司每年均需从世界卫生组织指定机构——英国国家生物标准与检定所(NIBSC)进口当季流行流感病毒毒株等试验品,用于研发新的流感疫苗产品。进口通关速度直接关系到上市时间。
为进一步加速疫苗研发进程,帮助市场主体抢占市场先机,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携手海关部门,在全省率先探索流感疫苗研发用物品进口预风评模式——企业可在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当季流行的流感毒株前提前开展风险评估,正式发布后企业可在提交卫生检疫审批申请时补充提供拟进口毒株的具体资料,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毒株和审批基本同步,企业研发进度较以前可提前1至1.5个月。
击破制度壁垒,是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在政策叠加的优势下,去年,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给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里的企业装上了“任意门”,实施“同企跨片”通关模式,即同一企业保税货物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A、B、C区三个片区实现无障碍、低成本、自由高效流转。
该模式的运行大幅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经测算,改革前,企业跨片需在“单一窗口”逐票申报,一家大型企业报关费用每年约800万元;改革后,企业跨片无需再报关,每年仅需支付不到80万元的电子关锁使用费用,总体成本下降超90%,全流程通关时间由原来的4.5小时缩短至25分钟内。
这些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根据企业的真实需求倒逼出的改革。8年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170余项改革创新案例,其中7项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7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开放协同“强磁场”——链接全球,让世界近在咫尺
走进中国—欧洲中心,UNDP项目工作人员正在筹备Re:Think国际会议活动。工作人员介绍说,去年该活动共链接到300余家国内外企业,70多家本土企业现场注册进入联合国采购体系。
这座仿佛“空中丝绸之路”的地标建筑,仅2024年就举办国际会议、文化交流和经贸活动超170场,截至目前,已吸引了西班牙驻成都总领事馆等30余家国际机构入驻,搭建起一个“国际元素”与成都开放基因深度融合的舞台。
以中国—欧洲中心为枢纽,三大国别合作园区则像三块各具特色的“国际拼图”,共同构筑起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的立体格局。新川创新科技园吸引了来自新加坡的恩士讯、英纳智能科技等企业,目前园区已有海光信息、鼎桥通信等180余家高能级企业入驻。在中韩创新创业园,围绕全链条的科技创业孵化理念,打造了“菁蓉汇核心载体+8.7亿元的中韩投资基金+‘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IP”,为中韩两国创业者提供研发、投融资、新技术新产品展示等服务。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则聚焦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新合作平台,已建设中日会客厅、中日联合创新中心等重要载体,聚集了三菱重工等对日合作企业机构54家。
“开放平台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叠加,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化学反应。”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这种“化学反应”正在显现:2024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外商直接投资5.6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半壁江山,数千家入驻企业在三大国别合作园区和中国—欧洲中心实现了从“走进来”到“融进去”的跨越。
内陆开放不是地理位置的选择题,而是发展思路的必答题。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每一场跨国会议、每一份外资合同,都在重新定义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高度与维度。

创新产业“新生态”——聚链成圈 让“哪吒”扬帆出海
今年开年,诞生于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全球。而在电影上映的一年前,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打造数字文创全产业链创新高地”就已作为最佳实践案例入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和学习借鉴。
从故事创作到技术渲染,企业在成都高新区可以找到全产业链支持,就像哪吒拥有风火轮和混天绫,成都高新区给文创企业配齐了“神仙装备和队友”。
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推进全产业链创新的政策加持下,一套完整的数字文创生态体系已然成型:人才和企业纷至沓来,在创新氛围中突破新高度;腾讯新文创总部等龙头企业好比“太乙真人的宝库”,带来淬炼产业真金的金丹;而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与天府软件园等载体,则构成了培育产业生态的“七彩宝莲”。
这种产业链“组团创新”模式正在多个领域复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关地协同”机制,完成我国药企首次进口人源脐带血冷冻全血;游戏公司借助出海服务平台,把蜀文化游戏推向国际市场……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深谙“种梧桐引凤凰”之道:用政策支持企业出海测试和发行结算,用各类培训帮企业读懂国际规则“说明书”,更用“蓉品出海”计划搭建全球展销“快车道”。
当《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全球票房与开放数据同频跳动时,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正在见证:在内陆做产业,同样能闯出“踏浪东海”的天地。这里孕育的不仅是几个园区、几项政策,更是一个内陆城市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雄心。当更多“哪吒”从这里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中国智造出海的叙事,正被改写为“全球共造”。
未来,这片土地将书写更多“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产业传奇,8年前播下的开放种子,正在长成影响世界产业格局的参天大树。
文/程思瑜
相关文章
-
胜利之声 山河铭记——1945年中国战区受降全记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历经14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8月21日,在湖南芷江举行了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侵华日军代表在投降备忘录上签字。抗战胜利“芷江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席芷江受降前后三天共52小时,主要确认了日军向中国投降的所有条款,部署了芷江受
2025-08-21 09:26:00 -
俄罗斯公布解密文件
俄罗斯发布解密文件揭示731部队人体实验罪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公共关系中心19日在该局官网发布的解密文件显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为发动细菌战,不停实施人体实验,甚至用携带病菌的炮弹攻击数百名中国人,以计算感染率、确定致病菌“质量”。俄联邦安全局官网“历史”单元和“档案资料”栏目发布
2025-08-20 17:59:00 -
造船业落后于中国 美议员拉日韩合作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韩联社18日引述韩国总统室发言人的消息称,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天在首尔会见到访的美国参议员安迪·金和塔米·达克沃思,双方讨论了造船合作等事宜。据美联社报道,这两名议员自上周日起对韩国和日本进行访问,探讨美国如何借助这两个盟友的造船技术和能力来提升自身实力,以抗衡中国。韩美领
2025-08-20 09:54:00 -
项立刚:美国不卖中国想要的芯片,却倾销过时货,我们可不傻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面对美国科技封锁,尽管中方长期以来一直敦促美方解除出口管制,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个月突然批准英伟达H20芯片销往中国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注意到,中方反应非但没有庆祝之意,反而明显冷淡。 CNN当地时间8月17日报道认为,这种不同寻常的态度反映出中方致力于打造自给自足
2025-08-18 12:06:00 -
跟着手绘画面回顾成都世运会的永恒温度
当成都世运的华彩乐章归于尾声,那些跃动的焰火并未消散,它们化作无数璀璨的瞬间,在记忆深处奔涌——点开一张张手绘画面,再回到那些赛场内外的炽热瞬间。来源: 中国体育报
2025-08-17 2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