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型原创话剧《买河村的七月》首演:用青春笔触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1:44:00    

4月5日晚,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话剧院出品的原创大型话剧《买河村的七月》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首演。该剧以黄河滩区村庄"买河村"为背景,通过年轻的村中心小学代校长林七月的视角,展现乡村振兴中的矛盾与温情,引发观众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饰演林七月的青年演员袁晓艺动情表示:"这是一首话剧中的散文诗,以涓涓细流的方式展现买河村平凡又不平淡的生活。林七月这个纯粹坚韧的女孩,正是在乡亲们的理解包容中完成了成长。"演出用一场充满生命张力的舞台盛宴,为观众带来了那个关于黄河、青春与抉择的七月的故事。

万花筒里的夏天:一场关于成长与传承的春日邂逅

4月5日的济南,春风尚未散尽,山东省会大剧院内却已涌动起夏日的热浪。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话剧院原创话剧《买河村的七月》在此间绽放,用艺术的形式将那个黄河滩区的火热夏天,化作春日里最动人的文化盛宴。首演当晚,当大幕缓缓拉开,主演袁晓艺感受到"刺眼的灯光下如擂鼓般的心跳",这种真实的舞台体验恰如剧中人物面临的成长阵痛。

故事发生在夏天,黄河滩区边的一个叫"买河村"的村庄,村中心小学26岁的代理校长林七月,意外被全村的村民推选为村搬迁组组长。搬迁意味着无法再种的菜地,不能再饲养的猪、牛、鸭,开不下去的小饭馆。这位还有些稚嫩的年轻人需要面对反对搬迁方案的村民,还有当村干部的舅舅、最疼爱她的四叔、从小把她带大的美凤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买河村的搬迁故事由此展开。

总导演晓蜚告诉记者,话剧的创作灵感源于儿时的万花筒记忆:"一转一幅画,每一帧都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他说。这种艺术追求在舞台上得到了完美呈现——旋转的舞台如同时间的年轮,将买河村的日常点滴串联成诗,没有刻意制造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老百姓用心过日子的朴实愿望和那个炙热七月里涌动着的青春热血。

黄河新篇:从千年治水到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该剧以独特的视角切入黄河文化这一宏大主题。创作者从治理黄河的历史长河中汲取智慧,通过古今对话的形式,回答了"为何过去屡治屡决,而今却能行"的时代之问。剧中创造的村戏"悬鼓调",以祭河神的古老仪式勾连古今,那铿锵苍凉的唱腔,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黄河精神的当代诠释。

舞台呈现上,导演团队大胆突破传统话剧的框架。全开放式的舞台设计、多向度的空间调度、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共同构建出一个如万花筒般绚烂的戏剧空间。特别是"序"与"结尾"处远古祭河场面的设计,将黄河人的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让观众在160分钟的演出中,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舞台最动人的时刻往往来自意外的真实,"袁晓艺在演出后感悟道,"集体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灯光、音效、对手演员的共同托举,让角色真正呼吸。"

青春绽放:一个村庄的夏天,一代人的成长

故事的主角林七月,这位26岁的村中心小学代校长,意外成为搬迁组长的经历,恰似春天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在夏日的风雨中茁壮成长。面对亲情的牵绊、村民的质疑,她在政策与人情的天平上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史诗,更折射出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

首演当晚,演员们真挚动人的表演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当大幕落下,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有观众动情地说:"这不是在看戏,这是在见证我们自己的故事。"还有观众表示:"看到村民为土地落泪时,想起了老家的父母。"主演袁晓艺坦言:"首演像一场高烧,退烧后留下清醒的领悟——那些紧张和恐惧不是敌人,而是让我保持敏锐的盟友。"这个春天,观众提前感受那个属于买河村的夏天,见证黄河儿女在新时代的青春答卷。《买河村的七月》不仅是一场话剧演出,更是一次关于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深刻对话。

记者:邢媛 编辑:邢媛 摄影:王锋 校对:高新

相关文章

  • 大型原创话剧《买河村的七月》首演:用青春笔触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4月5日晚,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话剧院出品的原创大型话剧《买河村的七月》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首演。该剧以黄河滩区村庄"买河村"为背景,通过年轻的村中心小学代校长林七月的视角,展现乡村振兴中的矛盾与温情,引发观众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饰演林七月的青年演员袁晓艺动情表示:"这是一首话剧中的散文诗,以

    2025-04-06 11:44:00
  • 大型原创话剧《买河村的七月》济南首演

    4月5日晚,备受瞩目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台艺术创作项目,山东省话剧院出品的原创大型话剧《买河村的七月》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首演。该剧以买河村的故事为主线,打破传统话剧舞台多以“大段落幕式”“横向调度”为主的特点,采用全开放、多向调度结合、不切光、无场次的形式,以电影蒙太奇为手段,用主观视角和电影化表达,

    2025-04-06 10:54:00
  • 洋洋大观|跨越舞台与文化:中国戏剧在俄“留下来”

    莫斯科国立民族剧院,话剧《我不是潘金莲》驻演多场,座无虚席。中国导演执导,俄罗斯演员出演,中国戏剧在异国舞台熠熠生辉。排练厅里,俄罗斯演员们以“战斗民族”的坚韧,学习京剧程式动作;舞台上,他们用“真功夫”演绎中国戏剧独特韵味。“铁锅”状的舞台,承载着东方美学,也激发了俄罗斯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戏剧

    2025-04-05 10:55:00
  • 视频丨“蒙阴好物”“蒙阴好品”亮相桃花文化旅游季

    在临沂客户端讯4月3日,中国·蒙阴岱崮地貌第十九届桃花文化旅游季拉开帷幕,蒙阴县同心市集“蒙阴好物”暨春季黄河大集“蒙阴好品”展销会同日举行,向游客集中展示和销售沂蒙特色产品,提升了“蒙阴好物”“蒙阴好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锐 丁立国 廖杰编辑:吕金妮

    2025-04-04 18:39:00
  • 串联演出、展览、赛事、交通……小票根撬动消费大市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发力提振消费,票根成为连接多元消费场景的关键媒介。今年2月,上海发布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明确提出打造商旅文体展联动场景,支持市场开发“门票+”主题产品,小小票根成为释放消费活力的新动能。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上海的票根经济呈现了怎样的新活力?票根经济,即消费者凭借

    2025-04-02 1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