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兴农丨田淑娴:让“稻鸭共育”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1:16:00
赤壁融媒体记者 钟子豪 张燕
在中伙铺镇的千亩稻田里,深耕农业科技的“新农人”,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淑娴以“稻鸭共育”立体种养模式为核心,构建起“鸭群除草除虫—粪便发酵肥田—塘泥还田育稻”的生态链,用科技力量绘就乡村振兴的绿色画卷。

合作社科普教育基地成片稻田与鸭群构成了动态生态系统。田淑娴介绍,鸭群通过自然活动实现除草、除虫、施肥三重功效,粪便为稻田提供天然有机肥,减少60%化肥使用量,形成“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良性循环。

在构建生态循环链的基础上,田淑娴团队进一步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让传统稻田变身“智慧农场”。合作社的鸭舍就是科技赋能的缩影,标准化鸭舍采用网格管理,单个鸭舍可容纳鸭子100只,通过集成控制柜远程调控温湿度,实现自动喷淋降温、智能灯光模拟昼夜节律,实现鸭子生长环境的精准把控。
夕阳洒向千亩稻田,鸭群在金黄稻穗间嬉戏的场景,正是田淑娴心中“科技兴农”最生动的注脚。作为扎根田间的科技工作者,她将实验室里的生态农业理论转化为可复制的田间实践,让“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干精神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金钥匙”,在赤壁田间勾勒出“科技兴农、生态富民”的美丽图景。
相关文章
-
【多彩新论】小苔藓大生态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占比超六成,是全国石漠化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之一,石漠化治理是曾是摆在这片土地面前的严峻课题。而石生苔藓的研究,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了曙光。不起眼的苔藓,如何“生”在岩石上?如何让石漠化的裸岩上“长”出大森林?苔藓的“小”,藏着地球进化的密码。作为最早登陆的植物,它带着数
2025-08-13 20:36:00 -
确山:琴弦演奏致富曲 青山育出金饭碗
大象新闻记者 张建良 雷刚确山,这片曾被誉为“小延安”的红色热土,正以一场深刻的乡村振兴实践,将革命年代的激昂斗志转化为新时代的发展动能。从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到富裕和谐的乡村图景,确山正谱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崭新篇章。产业新声:黄土地奏响双弦乐章提琴产业园,这个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筑梦的摇篮。短短数年
2025-07-20 15:26:00 -
被忽视的三国人物,他与湖北渊源很深
公元208年,历史的长卷被一场烽火翻开新篇。彼时,初掌东吴大权的孙权,面对曹军压境的严峻局势,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大气,与刘备携手结盟,指挥东吴水师,火烧赤壁联营,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生子当如孙仲谋”,对手曹操的赞叹,也是对孙权卓越才能的认可。千年过去,浪花淘尽英雄,这位东吴大帝却成为常常被忽视的三
2025-07-08 16:59:00 -
《贵州日报》要闻版关注 | 生态之城满目新——“两山”理念的贵阳实践
乘着举办12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东风,贵阳市交出厚重生态答卷,在绿意盎然的夏天,交织成一幅秀美的都市生态画卷。生态之城展新姿。贯城河揭盖复涌,黔灵山开放共享,千座城市公园星罗棋布,湖是眼波横,天青不起尘。贵阳森林覆盖率达55.3%,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5%。绿色经济成色足。40
2025-07-05 12:35:00 -
雪豹版画闪耀青洽会 镌刻高原生态风姿
版画,乃以刀为笔、以版为纸,经制版、印刷等工序而成的艺术瑰宝。此次青洽会上,袁宗婷创作的雪豹系列新作惊艳亮相。从设计制版、精心刻版,到创新融入刺绣式技法,皆为匠心独运。两幅《独傲雪域》作品中,雪豹如青藏高原孤独勇士,于版画间尽显守护高原的坚韧无畏。往来参观者借此领略青海雪豹的魅力和三江源生态之美。本
2025-06-28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