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微记录·青岛故事丨从“爽”到“质”,微短剧的“青岛范儿”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5:5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曹婧雯 徐润杰

从《午夜玫瑰》到《向光而行》,从《熊猫与你,滚滚而来!》到《我的海蛎子男友》,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狂欢遇上硬核影视工业,青岛这座“电影之都”正以独特的姿态切入微短剧新赛道。进入赛道后,如何加速构建青岛微短剧生态,打造出更多受观众喜爱的微短剧产品,已成为备受瞩目的议题。

内容为王

短时刺激和深度思考之间达成平衡

在青岛象迦文化的编剧中心里,墙上挂着的“编辑部每周分工”引人瞩目,需要完成的剧情介绍、人物性格、创新点、讨论时间都有所体现。“我们编辑团队一共有8个人,创作一个剧本大概需要4-5个月的时间,现在写的剧本融合了穿越无限流和历史,内容是帮助传统女性突出重围。”青岛象迦文化编剧团队负责人幺玉贞说,“剧本就是一部剧的根本,微短剧受制于时间,因此对剧本的要求跟长剧比起来只高不低。”

随着微短剧走入大众视野,此前凭借“爽感”取胜的剧集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微短剧精品化势在必行。其中,作为决定性因素的剧本需要有高密度内容反转,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挖掘人性,提高剧集内涵和文化深度。“要在给观众短时刺激和引人深度思考之间做平衡难度并不小,需要细腻挖掘情感,剧情上保证强冲突、多反转、多高潮的设计,编剧每周都需要开会进行思路碰撞。”幺玉贞说道。

微短剧的时长限制决定了其故事必须简洁明了、节奏紧凑。在创作剧本时,要迅速切入主题,设置冲突点吸引观众持续观看。一部优秀的微短剧不仅要有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还要能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价值观,让观众在观看微短剧的过程中,不仅有娱乐,还能得到心灵的触动和启发,产生情感共鸣。“之前的微短剧剧本和现在的也有很大的区别,在剧情之外也要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科普或者文化传递。”

微短剧影视化发展

摄制、表演、灯光全方位精细化把控

“以前的‘爽感’短剧,拍摄时间非常短,每天工作十五个小时,后期一个周就可以剪完,投资大概五十万左右,作品出来就会比较粗糙,也谈不上画面美学。”导演赵朋说道。微短剧导演在剧组中需要现场把控演员表演和拍摄进度,后续还要跟进后期剪辑,对于整部剧集起到“把关”的作用。赵朋认为做爆款和做精品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要追求跟观众的深层次情感交流,服化道要贴近生活的同时,现场拍摄及后期制作也要持续添加代入感。“一部剧集要‘爆’,首先就要让人看得下去,表演尴尬的剧集没人愿意看,演员演技自然流畅对于剧集非常必要。”

演员于浩科班出身,出演了微短剧《凡骨》《念君归》,以自然清爽的演技获得观众喜爱,“演员在拍一部微短剧之前,要先通读剧本,了解好故事背景,要充分了解角色的心理状态变化、性格特点以及和各个人物的关系,只有足够了解角色,才能在诠释时做到自然真实。”于浩说道。未来,“顶流爆款”微短剧,必须跟观众产生共鸣,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微短剧要爆首先要符合观众期待,微短剧从观众喜好中走来,未来‘破圈’也必将是走到观众中去。”

“短剧+”引领发展 带来微短剧“青岛范式”

近年来,青岛市网络微短剧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24 年上半年,全市规划备案重点网络微短剧 28 部,较去年同期增长 133%;通过上线备案获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的网络微短剧 8 部,占全省(15 部)的 53.3%,已超过青岛市去年全年数量,这些成绩标志着 “青岛出品”“青岛摄制”的网络微短剧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提升数量和提升质量对于微短剧发展同等重要,未来微短剧的核心竞争力也会从“低质爽感”逐渐回归到“高质美感”,在此过程中会衍生更多的表达形式。

青岛象迦文化公司总制片人但妮表示,微短剧的形式承载了一定的生产功能,可以做到“微短剧+文旅”“微短剧+品牌”以及“微短剧+定制”等,未来的爆款短剧也会沿着这个路径发展。“微短剧发展到现在需要传递积极的思想或者生活方式,我们未来精品化的短剧也不会单纯追求‘爽感’,用微短剧赋能文旅,让观众跟着短剧玩起来。”但妮说道。

“我们像打磨电影一样雕琢每一帧,像尊重短视频一样敬畏每一秒。”这句话或许揭示了青岛微短剧的“爆款公式”。当越来越多的微短剧成为“青岛摄制”“青岛出品”,当“青岛叙事”成为行业术语,当工业化生产线上生长出带着海风咸味的人文叙事,青岛或许提供了微短剧发展的新范本。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 确山:琴弦演奏致富曲 青山育出金饭碗

    大象新闻记者 张建良 雷刚确山,这片曾被誉为“小延安”的红色热土,正以一场深刻的乡村振兴实践,将革命年代的激昂斗志转化为新时代的发展动能。从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到富裕和谐的乡村图景,确山正谱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崭新篇章。产业新声:黄土地奏响双弦乐章提琴产业园,这个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筑梦的摇篮。短短数年

    2025-07-20 15:26:00
  • 石斑鱼养殖再添新品种!黄海所国内首次实现蓝身大斑石斑鱼规模化繁育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7日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南创新研究院和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组织的专家验收组,对“蓝身大斑石斑鱼种质库构建及苗种规模化繁育”项目一致同意通过现场验收,标志着首次在国内突破蓝身大斑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为我国石斑鱼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蓝身大斑石斑鱼属

    2025-07-17 14:55:00
  • 瞄准未来产业赛道 北邮教授团队携项目扎堆蓉城

    来源:环球网 7月16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对接及生态共创共建专场活动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联合主办。活动上,备受瞩目的北邮未来通信研究院(成都)及北邮兴锦未来通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同时,北京邮电大学集中发

    2025-07-17 11:39:00
  • 专家:预计今年全国将关停2.6万所幼儿园,未来5年每年将关停1.5万所!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未来都可能出现关闭潮

    格隆汇7月16日|据《财经》杂志,多位专家预估,2025年可能将有2万6000所左右幼儿园关停,到2030年,全国幼儿园可能下降至16万3700所左右——未来每年平均将关停1万5000所左右。报道称,有学者警示,如果情况得不到有效改善,幼儿园“关闭潮”或许只是开始,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未来都可能

    2025-07-16 11:58:00
  • 超30亿元!暑期档票房爆了!

    得益于观影需求的稳步回升以及优质内容的集中供给,2025年暑期档电影市场总票房正式突破30亿元大关。业内人士指出,随着7月学生陆续进入假期,重磅影片于7月—8月上映后数据将有所修复。从前期市场表现及后续影片储备来看,6月进口片及部分国产影片已成功吸引观众,伴随7月—8月国产重磅影片的密集上映,票房有

    2025-07-12 1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