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快来查查我妈”!网友吐槽长辈冰箱久置食物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0:00:00
过期的米面粮油、长期存放的腌腊食品、复热一周的饭菜……今年“3·15”期间,社交平台上有网民掀起一阵独特的讨论热潮,“315快来查查我妈”“3·15晚会该曝光我外婆”“希望3·15查一下我屋头的冰箱吧”……不少网友发帖吐槽,表示自己家里长辈也有类似的“迷惑操作”。
大量食物过期舍不得丢算“囤货癖”吗?冰箱里久置食物究竟会对身体产生何种危害?记者联系到营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进行解读。

网友发帖吐槽,评论区现“同款爸妈”
“对我爸妈来说,不把冰箱塞满都是对冰箱的不尊重。”在社交平台上,网友“橘子猫”晒出自家满当当的冰箱,吐槽起父母购置食物的坏习惯,评论区里不少网友跟帖表示“家里也有同款爸妈”。
“冰箱里的肉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僵尸肉’了。菜一包包地买,每天跟菜‘屁股’后面做饭——看哪些菜要坏了就先做哪个。”“橘子猫”很苦恼,“跟父母沟通过,也吵过架,但是冰箱照塞不误。”她告诉记者,自己现在炒鸡蛋都得准备两个碗,“家里冰箱囤了两箱蛋,怕第二个打出来有臭蛋。”
这一点,山东的苏郓(化名)先生也深有同感。“我妈过年炖的猪蹄,过年买的香肠都还在冰箱里冻着。”他吐槽,“3·15快来俺家查查俺娘吧!”重庆网友“重庆邓嬢嬢”则把矛头焦点对准了母亲复热过多次的剩饭剩菜:“腊肉猪耳朵这道菜吃了一周了,每顿都有它。过年炸的鱼冰箱头还有,甚至还有长毛的魔芋豆腐。”
网友“全能蒋同学”的吐槽对象是他的外婆,家里有2011年的银耳,2015年的方便面……他甚至在外婆家翻出了2005年生产的十三香与胡椒粉。网友“全能蒋同学”在视频中调侃呼吁:“建议3·15严查外婆!”
营养医生:冰箱管理也是健康管理
过了保质期的食物,会不会坏?对此,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孙海岚明确告诉记者:会!“像网友提到的干货,调料品不管存放在哪里,都有霉变的风险。冰箱里的腌腊制品,会产生油脂酸败,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哈喇味’,这一类油脂会诱发我们身体内慢性炎症。”
孙海岚强调,过了保质期的食物从食品安全和卫生角度有非常大的健康隐患。“过年吃剩的香肠腊肉,在冰箱里面冷冻很久。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黄曲霉素,这些都是‘致癌刺客’。”
那些复热多次饭菜,孙海岚告诉记者,市民爱把剩饭剩菜放进冰箱,觉得放进去了就没啥问题,但冰箱不是保险箱。
“剩饭剩菜24小时后就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且每加热一次,细菌就完成了一次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扩军’。且不说细菌,每次加热营养成分也会相应流失。比如维生素C,每加热一次大概会流失在15%左右,反复加热,近乎等同于吃一个食物没用的‘壳’。”

孙海岚认为,冰箱管理也是健康管理。“冷藏室的温度在4-8℃左右,这不是一个无菌的环境,食物久置或会产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可能引发一系列相关病症。不要以为高温和加热会杀死全部细菌,这要看细菌的量,并不是完全能消除。”孙海岚建议,普通家庭可以定期举办冰箱大扫除,并关注一些“清理信号”。
“比如,腊肉长出了‘白胡须’,白胡须就是盐霜结晶,这是腊肉的变质信号,必须要丢掉;像香肠外表渗出了油盐类的物质,从香肠里浸到香肠外了,这意味着脂肪已经开始氧化,这样的香肠钠含量很高,吃下去对血压影响相当大。”
对于冰箱管理,孙海岚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大家给我们的肉菜贴上一个‘出生证明’。贴上食物标签记录购买时间,避免肉类在冰箱冷冻室成为‘永冻肉’,蔬菜也要尽快吃掉;二是记住不同食品的保存时长,冷藏食物时间一般小于等于30天,冷冻食物小于等于3个月,到期前该吃吃,到期后该扔扔。建议冷冻食品分装成小份,避免反复解冻。”

心理专家: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
针对老人过期食物舍不得丢的行为,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心理咨询学家陈志林认为,这其实存在心理成因。
“首先是节俭习惯的镌刻。在长辈的认知里,食物等物品只要外观未呈现明显变质,即便过了保质期,丢掉就意味着浪费。浪费行为对他们而言,比较难以接受,节俭观念已深深融入他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陈志林谈到,某些物品不丢或许也存在情感依恋,这是一种无形束缚。“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基于情感联结产生的特殊心理依赖。”
陈志林分析,不愿意丢的背后或许也和长辈对过期食品危害的认知局限相关。“在他们观念中,稍微过期的食品似乎仍可食用,这种认知偏差会致使他们在处理过期物品时犹豫不决。”他认为,“囤物癖”并非无端产生的怪异行径,而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在过去物资供应不稳定的时期,通过囤积物品,老一辈人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仿佛充足储备可抵御生活中的各种变故与不确定性。这种行为模式是他们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并非无理取闹,小辈们需从历史与心理层面予以理解和尊重。”
如何改善“囤物癖”?陈志林给出了三点建议。
他建议子女在尝试与老人沟通时,保持温和、耐心且专业的态度。“通过展示真实且有说服力的案例,如过期食品引发食物中毒、健康受损等报道或医学研究资料,让老人直观认识到过度囤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陈志林说,在引导过程中,以科学知识为依据,深入浅出地解释原理,帮助他们明白囤物行为不仅无法保障生活,反而可能危害自身及家人健康,从而逐步改变固有观念。
第二点,他认为帮助老人制定科学合理的购物计划十分关键。“这需要充分考虑家庭实际需求及物品消耗速度,精确计算购买数量与频率,避免盲目囤积。”他建议,小辈可以定期与老人一同清理家中物品,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及其他物品及时妥善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引导老人养成理性消费与定期整理的良好习惯,逐步改善囤物行为。
最后,他认为,关注老人的情感需求也很重要。“我们要认识到情感缺失可能是导致囤物行为的重要内在因素。子女应尽可能增加陪伴老人的时间,关心生活点滴,通过给予充分情感支持,填补老人内心因安全感缺失产生的心理空缺,从根源上缓解囤物行为背后的焦虑与不安情绪。”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贵阳晚报、烟台广播电视台)
编辑:陈睿智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相关文章
-
注意,这些道路可能拥堵!成都交警发布清明节假期道路交通安全提示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清明节假期(4月4日-6日)期间,成都预计迎来祭扫、踏青、短途旅游等多股车流叠加,部分路段易拥堵,事故风险上升。4月4日,成都交警发布出行提醒和建议,具体如下:重点拥堵路段及绕行建议祭扫高峰路段北片区:凤凰山公墓、磨盘山公墓周边(北新大道、川陕路)上午7:00-11:00易拥堵,建
2025-04-04 17:19:00 -
清远连山:人大代表解民忧,照亮村民夜行路
夜幕降临,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石溪村一盏盏路灯点亮,暖黄的灯光铺满整个乡道,照亮了村民的归途,温暖了村民的心田。这温暖的蜕变,凝聚着人大代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严承诺。路灯照亮石溪村村道 代表联络站架起民生“连心桥”“石溪村有些村道还没有安装路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群众出行很不方便
2025-04-02 19:15:00 -
钟南山提醒:这种习惯可能致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国家老年大学开学第一课特邀钟南山院士进行讲解 钟南山院士提到,“老人家常常在家里头勤俭节约,很多剩饭剩菜不太干净或者不新鲜的话,不要坚持把它吃完,里头含有很多(亚)硝酸盐,(由于)所谓的节约,(导致)得了胃癌。”对此,网友也纷纷表示赞同: “节约没错,但别拿身体开玩笑!多关注饮
2025-04-02 07:36:00 -
联网式烟感报警器精准报警,消防人员十余分钟救出瘫痪老人和儿童
新京报讯(记者彭镜陶)3月29日,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兴隆庄村一平房突发火灾,一名瘫痪老人和一名儿童被困在屋内。危急时刻,联网式烟感报警器精准触发警情,农村志愿消防队与属地专业消防力量协同救援,仅用十余分钟便成功救出被困人员,未造成伤亡。这场“生命救援”突显了科技防控与基层应急力量的高效联动。消防救援
2025-04-01 17:09:00 -
安徽宿州农商银行助力老年客户跨越“数字鸿沟”
近年来,安徽宿州农商银行各支行始终将老年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用实际行动践行“适老化”金融服务理念。近日,宿州农商银行北杨寨支行接到一通特殊求助电话。电话那头,一位客户焦急地表示,家中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前往网点办理定期存款支取业务,急需处理。了解情况后,该
2025-03-31 1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