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父亲的模样——跨越56年的见面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20:45:00
来源:华龙网
1969年,对于蒋必清一家来说是命运的分水岭,这位子弟兵告别孕妻踏上赴西藏的征程,从此再未回来。56年后的今天,蒋必清未曾谋面的女儿蒋华英,也踏上了赴西藏的征程。
凭借藏渝两地“为烈士寻亲”公益行动,蒋必清终于有了“下落”,他于1969年追捕不法分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地在西藏昌都市边坝县,安葬在相邻的洛隆县烈士陵园。
从儿时起,蒋华英就一直在寻找父亲,56岁的她已不再年轻,但接到“您的父亲为国捐躯,安葬在洛隆县烈士陵园”的电话后,这位柔弱的大姐强忍悲痛,做出了一个超出身体承受能力的决定——踏上雪域高原,寻访父亲战斗和牺牲的印迹,并赶赴烈士陵园上坟。
“爸爸,56年了,我终于找到你了”“爸爸,我给你带来了老家潼南的特产”“爸爸,女儿好想和你摆一摆龙门阵”……
蒋华英在墓前诉说着对父亲的思念,期待、委屈、痛苦、自豪等情愫交织在一起。
蒋华英是为洛隆烈士陵园173名烈士寻亲以来,第一个赶来认亲和祭拜的烈士亲属,看着烈士们被安葬在一起,她对父亲牺牲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随后,蒋华英继续赶路,寻访父亲战斗的足迹,从藏族同胞那里,她知道了父亲牺牲的经过;从昌都市领导的口中,蒋华英进一步理解了子弟兵和援藏干部为解放西藏、建设西藏而忘我奉献,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神圣使命感。
“重温了父亲进藏路和战斗的足迹,我觉得他为了民族大团结牺牲是值得的。”蒋华英最后说道。
清明祭英烈,蒋华英用“怀念不如相见”的不懈追寻,实现了与父亲跨越56年的“见面”。
尽管蒋必清从未留下过一张照片,但在这场跨越时空的“见面”之后,他在女儿心目中的伟岸形象越发清晰起来。
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羊华/文
相关文章
-
清明祭英烈 红色永传承 ——建安区实验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聚集于此,缅怀先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故人的时节,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红色基因,深化“党建带队建”的引领作用,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建安区实验小学组织党员教师、少先队员代表前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通过庄严的仪式、生动的宣讲、沉浸式的实践,让红色精神
2025-04-06 19:06:00 -
北京:最低工资标准 2420 元 截至 2025 年 4 月 1 日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公布】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 2420 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 26.4 元。天津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 2320 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 24.4 元。河北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 2200 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 22 元。山西月最低
2025-04-06 13:13:00 -
微纪录|父亲的模样——跨越56年的见面
来源:华龙网1969年,对于蒋必清一家来说是命运的分水岭,这位子弟兵告别孕妻踏上赴西藏的征程,从此再未回来。56年后的今天,蒋必清未曾谋面的女儿蒋华英,也踏上了赴西藏的征程。凭借藏渝两地“为烈士寻亲”公益行动,蒋必清终于有了“下落”,他于1969年追捕不法分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地在西藏昌都市边坝
2025-04-05 20:45:00 -
新华全媒+
清明时节,天地澄明,万物吐故纳新。从烈士陵园肃穆追思,到山水花丛间寄思念,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精神、寄托哀思,拥抱自然、享踏青之乐。一幅幅清明画卷铺展开来,展示着文明新风。英魂长存映青山“二叔离家的时候年纪还小,我们特意从广州带来了茶和水果,寄托一家人的思念。”近日,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英名
2025-04-05 20:40:00 -
一场缅怀英烈的奋进之旅
来源 | 宝山检察立足上海宝山这片承载着淞沪抗战、上海解放等红色记忆的热土,宝山区检察院始终将赓续红色血脉与涉军检察职能相融合,以“宝卫戎光”文化品牌为抓手,传承革命英烈精神,创新军地协作机制,保障军人合法权益,为新时代强军兴国贡献检察力量。鲜花敬英烈,检心护英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宝山区检察院党员
2025-04-05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