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佛山东华里围蔽十余年仍未开放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7:04:00    

4月24日,南都记者实探东华里巷口,一扇铁门常年上锁,将其与外界隔绝。

佛山市中心的东华里古建筑群已封闭修缮多年,它何时能够对市民开放?这是很多佛山人一直默默关注的问题。

东华里古建筑群在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片区启动三旧改造,期间历经18年动迁、围蔽、修缮。近日,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回应:截至2024年,东华里古建筑群1—4期修缮工程已完成,目前计划进行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南都从知情人士处得知:由于活化方案仍待上级审批通过,东华里开放时间无法确定。

记者实探:东华里主巷及两侧基本修缮完毕

车来车往的佛山市禅城区福贤路,一侧是热闹的岭南天地,另一侧是沉寂许久的东华里古建筑群。4月24日,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刻有“东华里”3个字古色古香的牌坊巷口,一扇铁门常年上锁,将其与外界隔绝。透过门缝,可以见到东华里主街已修复成型。

2023年12月底,南都记者曾走进围蔽多年的东华里。巷口铁门打开后,只见东华里主巷及两侧的建筑已经基本修缮完毕,几名施工人员正在收尾。青石板路、岭南建筑的趟栊门、墙头金玉满堂的瓦当,以及屋檐精美的砖雕,均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修复。主街两旁有部分已修缮好的建筑,门口挂着“三期7号楼”等标识牌,主巷最尽头的墙头,仍旧爬满荒草。

当前围蔽区约有1/2个岭南天地大小。东华里古建筑东南方向的“区家庄”展露新颜,不过是空置状态。片区内除福贤路侧有两家商铺经营外,其周边的禄盈路、锦荣里等道路行人稀少。

梳理东华里片区的开发保护史,可追溯至禅城区在2007年前后启动的祖庙-东华里改造项目。2007年底,佛山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地块挂牌竞价,香港瑞安集团旗下的8家公司以人民币75.1亿元成交价联合竞得该片区超过51万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2014年向碧桂园出售部分地块;2021年将部分地块退予禅城区政府)。该片区内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东华里就是其中古建筑最密集、文物规格最高的一片区域。

2012年,位于改造片区核心地段的岭南天地开门迎客,但在2007年至2018年的11年间,一街之隔的东华里未有正式施工消息传出。直到2018年11月,禅城向外界释放信息:东华里古建筑群一期工程已动工,二三期正在推进中,计划3年内修缮完成。

对于项目进度,祖庙街道回应:截至2024年,东华里古建筑群1-4期修缮工程已全面完成并验收通过,累计修缮面积约1万平方米,恢复了如镬耳封火山墙、水磨青砖墙体及花岗石条铺砌路面等清代古街巷的岭南建筑风貌。

动迁3万居民,佛山史上最大的三旧改造工程

东华里原名“杨伍街”,至清乾隆年间更名为“东华里”。资料显示,东华里是广东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街道,在100多年前,这里是佛山“第一街”,是研究佛山地方史、建筑史以及居住习俗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对于老佛山人来讲,东华里还浓缩了佛山“半城烟火半城人情”的市井文化。从小居住于东华里片区的阮嘉民回忆:“我的幼儿园、小学、医院都在东华里附近,上下学的时候,经常会坐在爸爸的后座上穿过东华里古巷。”

“站在市民角度,我希望东华里早日开放,这是我的愿望。”阮嘉民说,“这里既承载了老佛山的城市记忆,又有历史文化和鉴赏价值,长期围蔽的东华里、花王庙、忠诚当铺等历史建筑都是禅城不可多得的宝贵文旅资源。”

显然,佛山市各级政府也深知东华里片区的保护价值。2007年,禅城在东华里片区启动“佛山史上最大的三旧改造工程”,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动迁9000户近3万居民,是当时的“一号工程”。

2018年东华里修缮工程启动时,时任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领导表示:东华里是佛山历史文化的印记,传承着佛山人的故事,是禅城的根和脉,禅城将切实把东华里修缮工作做细。

2022年,禅城启动“佛山古镇”建设,提出要以祖庙圣地为核心,以东华里古建筑群为产业依托,打造““一轴一核六片区”一站式文商旅体验。从区域发展上看,东华里与不远处的4A级景区佛山祖庙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毗邻成熟的商业街区岭南天地,同时近距离连通任围、塔坡等文化片区,是打通佛山古镇全局规划的关键节点。

活化方案确定后还将继续改造

为何价值如此之高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曾耗费极大人力物力改造的重点工程历经多年至今未能开放?据公开报道,因东华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修缮工程的规划和方案,需要由禅城区上报佛山市,再由市上报省,最后报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审定后才能动工。在2007—2018年间,它历经多次报批、方案修改等。

广东省文旅厅官网公开信息显示,广东省文物局分别在2020年和2021年对工程批复,原则同意东华里古建筑群三期个四期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祖庙街道回应:截至2024年四期工程已修缮完毕。

当前修缮告一段落,东华里何日能够开放面世?祖庙街道表示:目前,工作重点已转向文物活化路径的探索,计划先对东华里古建筑群1-4期进行基础设施提升,完善水、电设施,其后探索还原清代佛山手工各行各业情况的活化方向,恢复清代东华里盛况。2024年的媒体公开报道中透露:东华里古建筑群正酝酿打造引入声光电技术的大型沉浸式演艺项目,预计将以实景剧场的形式对公众亮相。

南都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开放时间存在不可预测性。目前东华里水电未通,厕所等公共设施欠缺,不具备开放条件。活化方案正在经省文物厅审批和进一步修改,方案确定后还需进行新一轮改造,预计近期无法开放。

微评

东华里的重生和回归,呼唤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18年,足以让孩童长成青年,却未能让一条市中心的国家级文物古街重焕新生。文物保护从来不是真空里的行为艺术,被铁门封锁的锅耳墙与水磨砖,既隔绝了市井烟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切断了文化传承的脐带。东华里18年未走出深闺,无论对城市的发展,还是文化的传承,乃至市民的福祉,都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东华里的重生和回归,亟需让文物回归公共生活的勇气和决心,亟需科学的且一以贯之的统筹规划,以及不折不扣的落地实施。当前,市民期待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东华里早日归来,我们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它的活化进程中来。

统筹:李平 何惠文 采写:南都记者 孙振凌 唐宇松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相关文章

  • 佛山东华里围蔽十余年仍未开放

    4月24日,南都记者实探东华里巷口,一扇铁门常年上锁,将其与外界隔绝。 佛山市中心的东华里古建筑群已封闭修缮多年,它何时能够对市民开放?这是很多佛山人一直默默关注的问题。 东华里古建筑群在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片区启动三旧改造,期间历经18年动迁、围蔽、修缮。近日,佛山市

    2025-05-06 07:04:00
  •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广东省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南京站)举……

    江山代有才人出,弄潮湾区正当时。4月26日,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人潮涌动,“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广东省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南京站)在此举行。这场招聘盛会以超1600家优质企业、3.6万个岗位的硬核实力,向南京乃至全国英才递出邀约,成为春日金陵最炽热的“人才磁场”。百万英才汇南粤南京招聘会启动 作

    2025-04-26 14:25:00
  • 五大行动,五张清单!龙岗“百千万工程”这样干

    4月23日,深圳市龙岗区召开“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审议通过《龙岗区2025年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要点》,为龙岗区今年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规划出具体的路径。根据《工作要点》,龙岗区将以产业提质提速、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区风貌提升、民生福祉增进、帮扶协作“五大

    2025-04-24 14:55:00
  • 民政部: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有关App涉嫌诈骗

    4月22日,民政部发布公告表示,民政部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未推出任何类似产品或软件。请广大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和不实宣传,避免上当受骗。已经参与或可能遭受损失的用户,建议尽快向属地公安部门报案,避免造成进一步损失。如遇可疑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咨询核实或报警

    2025-04-22 09:05:00
  • 《2025年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印发 内蒙古实施五大工程推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4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印发《2025年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完善工程、主题精品旅游公路示范工程、服务区旅游功能提升工程、铁路民航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工程、运游融合发展强化工程,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根据方案,内蒙古将加快太锡铁路、

    2025-04-16 18: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