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贸易战倒逼中国消费市场升级,内需成战略支撑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6:31:00    

美国政府加征关税引发贸易战,全球价值链正经历着解构与重构的双重震荡,由此倒逼中国消费市场完成从“规模红利”向“价值红利”的范式跃迁,国内市场进入以“好商品”为标志的战略机遇期。为此,需统筹把握全球产业变局、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响应消费需求变革、深化制度创新驱动,以此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新范式。

贸易战冲击:引发全球价值体系重构

贸易战叠加地缘政治冲突,使得全球供应链断裂与重组,迫使中国商品价值评估标准发生根本性转变。

一是内需市场战略纵深,形成从出口依赖到双循环格局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成功突破48万亿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更是占据全球的60%,各地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正加速升级。这种以内需驱动的经济转型成效显著,使得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从2006年的64%,降至2021年的34%。内需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抵御贸易战的狂风巨浪,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战略支撑。贸易战进一步凸显了内需市场的重要性,促使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扩大内需来稳定经济增长。

二是价值体系迭代升级,引发质量—技术—安全三维革命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质量—技术—安全”三维价值体系,逐渐成为替代“成本—规模”传统出口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质量成为核心竞争力。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质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医疗设备、汽车等领域,高质量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成为关键驱动力。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核心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供应链安全成为企业的重要考量。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摩擦、自然灾害等因素使得供应链中断风险增加,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重要问题。

三是供应链韧性再造,促使区域化、短链化、弹性化转型。

首先,产业链呈现区域化趋势。制造业向区域中心转移,一些原本依赖远距离外包生产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将生产环节向邻近国家或地区转移。区域内产业链分工协作加强,在区域内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其次,供应链呈现短链化趋势。企业重新布局生产设施,许多企业将生产设施从远离市场的地区迁回国内或靠近主要市场的地区,以缩短供应链长度。供应链节点数量减少,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网络,减少不必要的供应商和物流环节,使供应链更加简洁高效。

最后,供应商呈现弹性化趋势。企业采取多源供应策略,不再依赖单一供应商,而是发展多个供应商,以分散供应风险。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实现对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此外,推动库存管理优化,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库存水平,采用安全库存、动态库存等策略,努力降低库存成本。

技术攻防战:催生“好商品”价值革命跃变

中国商品与市场竞争的演变历史,是一部从“廉价代工”到“创新引领”、从“数量扩张”到“质量突围”再到“标准突围”的转型史。这一过程既受全球化红利驱动,也因内外压力倒逼升级,最终形成“技术+品牌+标准+产业链”四位一体的新竞争格局。

全球技术竞争已从单纯的效率比拼演变为战略安全博弈,这种高压环境倒逼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封锁、重构价值链,催生出兼具技术壁垒与市场溢价的“好商品”,并引发从“成本定价”到“价值定价”的革命性跃变:

一是从“价格战”到“价值战”。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二是从“技术溢价”到“数据溢价”。企业需重视数据资产的管理和应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从“单点突破”到“生态竞争”。通过构建或融入生态系统,与多个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形成动态的、多维度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和复杂市场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消费价值觉醒:“好商品时代”的需求侧革命

“好商品”时代,是从生产大国到生活大国跃变的重要体现,将真正有助于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而这种跃变之所以可能,正是基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变化:

一是消费能级跃升,实现从生存型消费到品质型消费的进化。居民消费重心从基础生活品转向健康管理、智能家居等高端领域。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显示出服务化、体验化趋势。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渠道重构消费场景,形成多元化消费模式。

二是城乡融合消费,开拓乡村振兴与县域市场的新增长极。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冷链物流覆盖率提升至60%,县域市场成为新增长极。2024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6.7万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高于城镇0.9个百分点。

三是国潮价值重构,增强文化自信与品质革命的共振效应。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认可度提高,更愿意选择性价比高、品质可靠的国货。

制度创新引擎:创建“好商品时代”的政策赋能体系

“好商品时代”的实现需以质量为核心、创新为动力、公平为保障、需求为导向,通过政策组合拳推动供给端升级与消费端扩容,加速商品价值革命进程。

一是推动消费场景革命,实现数字基建与体验经济的空间重构。积极开拓构建智慧化消费场景,推进“智慧商圈”“沉浸式体验空间”建设,加强文旅商体展融合消费。完善城乡消费设施,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村终端设施建设,在农村推广“千集万店”改造,发展“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模式,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支持新技术与商品融合,推广“人工智能+消费”,如智能家电、机器人等,推动智能家居、健康监测设备普及。发展“IP+消费”,鼓励文创、动漫等IP与实体商品结合,打造特色消费。发展绿色与健康消费,推广绿色认证商品,对节能、低碳产品给予补贴。

二是加强双循环枢纽建设,实现出口转内销的渠道创新与制度突破。认真落实中办、国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把“支持外贸产品拓内销,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落到实处。上海曾经出现过很多外贸商品小店,以设计新颖、风格别致、价格合理赢得消费者青睐。当前可以结合城市改造,建设出口转内销商业街,建立外贸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畅通机制。以“品质背书+场景创新+政策护航”为核心,通过精准定位、供应链重塑、数字化营销与生态协同,帮助外贸企业打开国内市场,同时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差异化商品的需求。创建“出口转内销”认证标识,突出“同线同标同质”(与出口产品同一生产线、标准、品质),建立消费者信任。采取线上引流,联合电商平台开设“出口优品”专区,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探店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利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种草。争取地方政府将商业街纳入“外贸转型示范项目”,提供场地租金补贴、出口转内销专项补贴、简化审批流程。推动海关、市场监管部门设立“绿色通道”,加速产品合规认证。

三是实施治理体系变革,推动从GDP竞赛到质量发展的考核革命。地方政府GDP考核制度在过去几十年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其单一化设计也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比如过度依赖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拉动GDP,导致重复建设等问题。改革GDP考核方法的核心是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发展”,通过指标多元化、机制灵活化、技术精准化和制度保障化,推动地方政府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是推进信心提振工程,努力化解消费困局。增强消费者信心是恢复经济活力、促进内需增长的关键,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发力:在能力端实现“有钱可花”,通过就业保障、减税降费提升实际购买力;在意愿端实现“敢于花钱”,以社会保障托底减少后顾之忧;在场景端实现“愿意花钱”,创新消费体验与权益保护,增强获得感。通过落实增收减负、强化监管、创新供给、保障权益等措施,形成“居民敢消费、企业愿供给、市场更规范”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消费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国走向“好商品”时代。

作者为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中心特聘研究员

原标题:《贸易战加速全球价值链重构,“好商品”正在重新被定义》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刘文富

相关文章

  • 和讯投顾何钰豪:拆透哪些企业能站稳脚跟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牌照这张 “门票”,可不是普通的行业新闻 —— 这是把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 从 “赔钱赚吆喝” 的试验场,拽进 “真能收钱” 的商业战场的关键一步。就像当年外卖平台拿到第一张线上支付牌照,从此从补贴大战转向盈利周期,这波机会里藏着的不是概念炒作,是真能算出账来的生

    2025-07-27 11:13:00
  • 密集拿地引热议 邦泰集团“搅局”西安

    中经记者 黄永旭 西安报道西安盛夏之际,天气尤其闷热,几乎没有一丝风。高新区一个售楼部门前,陈先生举起手机,对着售楼部快速拍了两张照片,向身后的售楼小姐道:“我回去给家人都看看,之后咱们电话联系。”拍照的工夫,两鬓的汗水已经簌簌地滑落,顶着烈日,陈先生匆匆小跑,在停满了车辆的马路边,钻进了自己的车里

    2025-07-26 03:37:00
  • 沸腾!A股,三大突破!意味着什么?

    行情愈演愈烈。虽然盘中还不时有压制的动作出现,但市场上的多头气氛还是越来越浓厚。7月24日,沪指再度突破3600点。与此同时,中证1000ETF突破今年3月的高点,平均股价突破今年3月的高点。全市场4000多只股票上行。那么,当前的A股到底处于什么阶段?热度是否过高?第一,从呈多头排列的个股数量来看

    2025-07-24 17:15:00
  • 科创板成长为资本市场改革“示范田”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开市以来,科创板以“硬科技”为定位,以制度创新为引擎,推动上市企业形成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效应,从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成长为“示范田”,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能。聚焦支持“硬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

    2025-07-24 06:32:00
  • 欧盟:如谈判破裂计划对近千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3日电(记者康逸 张兆卿)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23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如果欧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破裂,并且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高关税,欧盟计划迅速对价值近100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虽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谈判,但我们同时也在继续为所有可能的结果做准备,包括采取额外反制措

    2025-07-24 0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