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揭示东亚古人类生活之谜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8:53:00    

这是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发掘现场(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新华社成都4月24日电(记者康锦谦、薛晨、童芳)“发现世界最早的花椒?”这个看似玩笑的问题,在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的发掘中获得了答案。

这处深埋于川中红土层的远古遗址,以其丰富的有机质遗存保存,打开了距今8万至6万年前古人类生活的“时光相册”。

在龙泉山脉东侧的古河滩沉积层中,考古工作者打开了被特殊水文条件封存的旧石器时代“时空胶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介绍,据推测,这里曾是水草丰茂的湖畔栖息地。独特的饱水环境使得石器、骨器、木器及动植物遗存等有机物质得以完整保存,其中包含18万件动物化石和6万余粒植物种子(仅约占浮选样品的3%)。

郑喆轩说,有机质尤其是植物遗存极难保存,即便距今仅数百年的遗址都鲜有留存。濛溪河遗址群出土大量珍贵植物遗存,是目前全球唯一发现丰富植物遗存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填补了该时期人类植物利用研究的空白,为研究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物资料。

这是在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发现的带砍切痕的木头(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中,一个意外发现引人关注——花椒,这种如今川菜不可或缺的调味料,其可能的利用历史竟可追溯至远古时期。

遗址还发现很多明确的烧烤证据:大量烧焦的植物种子和骨骼,多处火烤过的剑齿象头骨,火堆等证实烧烤可能曾是原始人的处理食物的重要方式。接骨草、筋骨草等药用植物的出土,则暗示“神农尝百草”的医药探索可能比文献记载早数万年。

更让人惊喜的是,遗址新发现了许多带有人工刻划痕迹的遗物,不止在骨头上,在石头上和植物上也有发现。这些划痕有些成组、成排,有些呈“X”形,是东亚地区首次集中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象征性行为证据,也处于国内甚至国际最早阶段,为研究早期人类抽象思维能力提供了珍贵材料。

这是在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发现的花椒(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经测定,该遗址古人类活跃于距今8至6万年前,是现代人演化的重要阶段。郑喆轩指出,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证明当时的古人类群体并未如先前部分学者推测的那样因气候剧变而灭绝,从遗址群覆盖百余平方公里、包含80多个遗址点的规模来看,当时四川盆地的人类活动反而相当繁荣。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现代人起源演化之谜正在考古发现中逐渐揭开神秘面纱。郑喆轩说,遗址群所处的10至5万年前在东亚考古研究上是一个“关键但空白的时期”,濛溪河遗址群的发现为打破“东亚现代人演化瓶颈期”提供了系统性的有力支撑。

目前,濛溪河遗址群的发掘研究工作仍在继续。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揭示东亚古人类生活之谜

    这是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发掘现场(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新华社成都4月24日电(记者康锦谦、薛晨、童芳)“发现世界最早的花椒?”这个看似玩笑的问题,在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的发掘中获得了答案。这处深埋于川中红土层的远古遗址,以其丰富的有机质

    2025-04-25 08:53:00
  •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4月23日至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行。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等十个项目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

    2025-04-24 10:46:00
  • 网逃男子携带70多万元现金“隐居”山洞,“晚上才敢上街购物”

    近日,身背70余万元现金“隐居”山洞的一名外地网逃人员,在云南巧家县落网。据介绍,4月16日,巧家县药山镇义警队员在巡逻至辖区一片原始松林时发现,密林深处山洞里隐约有人员活动迹象,偏僻的山洞里怎么会有人居住?面对可疑情况,义警队员立即进入山洞查看,发现山洞内有一男子长发遮脸、衣着邋遢。看见义警队员靠

    2025-04-22 14:58:00
  • 新骗局来了!诈骗成功率接近100%,大家一定要警惕,建议转告家人

    2023 年 5 月的某个午后,福州某科技公司会议室里,郭先生盯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微信视频请求,来电显示是交往十年的老友陈总。接通瞬间,熟悉的面孔带着几分焦急:“老郭,我在外地竞标,急需要 430 万保证金走公账,你先帮我过一下!” 屏幕里的人穿着常穿的藏蓝衬衫,连眉角那颗痣都清晰可见,说话时喉结滚

    2025-04-22 10:36:00
  • 杨必超:老百姓“钱袋子”的守护者

    从反诈“小白”变身反诈神探,在虚拟与现实的战场上,他以智慧铭刻"芯"路,铁腕重拳打击犯罪;扎根基层、走街串巷,他用党建筑起防线,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现任平塘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的杨必超,自2015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8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60余万元有力维

    2025-04-21 06: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