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孟氏家族排辈顺序(孔孟家的通天家谱)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8 10:05:48    

有一天朱元璋在地府闲来无事,准备看看自己大明朝后面的皇帝干得怎么样,就让他们按顺序排队进来。

朱允文丢了天下、朱棣造反篡了自己的皇位,都不敢进去,朱棣决定让朱元璋比较喜欢的小胖朱高炽先进去探探口风,毕竟朱高炽的燕王世子都是朱元璋封的。

谁知道朱高炽进去刚通报了自己的名字,朱元璋就大吼:“老四!怎么回事?”

那么朱元璋是如何发现朱棣造反的呢?

原来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孙们都定了字辈,太子朱标家的字辈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朱樉家的字辈则是:“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而朱高炽属于燕王朱棣家字辈“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中的第一辈,朱元璋当然一眼就发现了。

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家的字辈: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除了给自己定辈分以外,朱元璋还贴心的为孔子家族也定了辈分,作为中国第一家族,孔家从汉朝开始就有世袭爵位,到了宋朝正式改名为衍圣公。

太祖朱元璋赐孔家辈份排名: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明洪武(1368)十一月袭爵的第十代衍圣公是孔子第56代孙的名字就用了朱元璋赐的字叫作孔希学。

其中弘字辈后来为了避乾隆弘历的名讳改成宏,胤字辈为了避雍正胤禛的名讳改为衍字辈。

到了明熹宗朱由校时期,这十个字已不够用,所以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向皇帝奏准。又舔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八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所以孔家人只要看中间那个字就知道辈分,比如民国四大家族,掌管国家财政的孔祥熙就是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的叔叔。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是孔子第77代孙,后来清朝灭亡后,南京政府让他担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目前的台湾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是孔德成的孙子,也是第二任台湾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属于孔子第79代,所以字辈还在非常充足,等到这五十个字排完以后,要么从第一个字开始重新轮,或者又重新续字辈。

朱元璋定字辈后,除了孔家按字辈取名外,孟子的后人,颜回的后人也开始跟着使用这些字辈。比如曾国藩就是曾子后人,他的族名叫曾传豫。

康熙时候就御准孟、颜、曾三姓同用御赐派字,乾隆规定孔家族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四家的后代都采用一样的字辈取名,所以他们的家谱被称为通天家谱。民国九年十月十二日,山东衍圣公府与博士院会同呈山东省长,转呈内务部,以内字第五号存案颁发各省县,“属将四氏子孙命令取派,因前二十字已满,复编定二十字,俾四氏子孙散居各省县者,一律周知。”从此通天谱成为定制。

不过这几家人用相同辈分的,孔家的辈分最高,比颜家高一辈,曾家高二辈(曾姓为视尊孔,自降2代字辈),比孟家高三辈。这是因为颜回、曾参是孔子的学生,而孟子则是孔子孙子孔伋的弟子。比如孟子子孙从五十六代孟希文(字士焕)在明代宗景泰二年授翰林院五经博士,孟氏后裔从此开始承袭世职。他的辈分就比前面提到的孔子第五十六代嫡孙的孔希学低三辈。

这些姓氏的子孙在外面遇见,只需要互相说出名字,就可以知道该怎么称呼对方,通过老祖宗的关系就自然拉近距离。

孔孟颜曾这些大姓一脉的字辈,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最有力象征,也体现中华民族尊重先辈和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