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破坏文物什么罪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7:58:45    

损坏文物的罪名是 故意损毁文物罪

定义

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

构成要件

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制度。文物是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是维护国家文化传承和历史尊严的重要举措,因此该罪侵犯了国家对文物的正常管理秩序。

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相关文物单位的文物的行为。损毁的方式包括捣毁、焚烧、污损、拆除、挖掘、炸毁等,损毁的程度可轻可重,可以是部分损毁,也可以是全部损毁。

主体: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单位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相关文物单位的文物,仍然故意加以损毁。

量刑标准

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造成五件以上三级文物损毁、造成二级以上文物损毁、致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严重损毁或者灭失、多次损毁或者损毁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等。

案例

鲁某、罗某才故意损毁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均构成故意损毁文物罪。二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万元。

建议:

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和遵守,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对于故意损毁文物的行为,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国家文物的安全和完整。

相关文章

  • 全国共有抗战主题不可移动文物1万余处、可移动文物50万余件/套

    记者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上获悉,抗战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全国抗战主题不可移动文物1万余处、可移动文物50万余件/套。20个抗战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有序推进,延安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区成功创建。来源:新华社(编辑小鹿)

    2025-08-31 11:14:00
  • 18省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

    国家卫健委近日介绍,18个省份已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覆盖我国约6成适龄女孩。该委计划进一步推广适龄女孩宫颈癌疫苗接种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接种试点。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为适龄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能够有效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2023年,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发布《加速

    2025-08-24 12:21:00
  • 内蒙古亮出今年以来落实“五大任务”成绩单

    8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落实“五大任务”新闻发布会,对今年以来内蒙古落实“五大任务”工作推进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进行发布。  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内蒙古将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摆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上半年内蒙

    2025-08-22 09:50:00
  •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明年3月试运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唐明亮 见习记者 蔡怡晴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何时恢复开放?近日,福州新区集团做客媒体直播间,对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问: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施工结束了吗?何时恢复开放?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多个片区的生态修复、景观改造及功能提升,截至目前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正

    2025-08-18 00:06:00
  • 在现场|“网络身份证”,这样来申领

    “您已成功申领网络身份认证凭证,您的网号为……”7月16日,石家庄市民赵女士听说能申领“网络身份证”后,迫不及待进行了申领。申领“网络身份证”时,赵女士首先在手机上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进入主页面的“申领”选项,页面跳转进入证件类型选择。选择“居民身份证”后,赵女士将提前准备好的身份证靠近

    2025-07-21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