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上一句是什么(这两句诗有问题吗)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0 10:36:19    

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室震动,天子出逃,在一个深秋寂寥的夜晚,诗人张继驾孤舟夜泊苏州枫桥,满目肃杀的深秋景致,万籁俱寂的静默气氛,再加政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诗人心中涌起了的哀伤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由此诞生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残月落入天幕,伴随着一声乌鸦的啼叫,地面花草树木及江面上的寒霜和天际线融为一体,远处渔家微弱的灯火映照着江边枯黄的枫叶,这些景象和孤独的我相伴而眠,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里,随着一声清脆的钟声敲响,江面上一轮客船刚刚进入。

月落乌啼霜满天

这首诗自诞生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并做为唐诗经典之作列入学校语文大纲,而且在海外及东南亚国家有很高的知名度,它的艺术特色很高,情景交融,以景抒情,通过对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等景致的细腻描写,刻画了一幅深秋万籁俱寂、花草寥落的孤冷景色,衬托出诗人心中涌现的悲苦情调。

就好像人出名以后争议或者非议就纷至沓来,也许张继做诗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这首成名作会带来这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诗中描写的情节和时间有出入,前后矛盾,没有精准描绘当时的节令时辰与动态事物的联系,所以这首诗不能算是一首上乘之作。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和“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诗争议最大,有人认为既然是“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里说的是半夜到了的客船,首先最起码有两点存在质疑,一是夜半会敲钟吗?众所周知古代城池和寺庙一般都是早晨敲钟,夜晚敲鼓,这就是所谓的暮鼓晨钟。

二是“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啼是什么时候?后面一句已经说了夜半钟声,那诗里的乌鸦啼叫自然也是半夜了,有人就要问了,现实中半夜乌鸦会啼叫吗?他们认为虽然诗写的好,但景物与时间不合,不符合自然规律。


姑苏城外寒山寺

有人也说了只要在农村呆过的人都知道半夜是有乌鸦叫的,不奇怪,也有人说“乌啼” 是苏州郊区的一个地名,如果这两个解释成立的话,就很好证明诗人确实没有写错,是按照实际情况写的,可是问题来了,就算“月落乌啼霜满天” 这句诗没有问题,那“夜半钟声到客船” 的夜半钟声如何解释呢?

一种合理的解释是古代把时辰分为十二份,夜半时分应该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左右,这时候寺庙敲钟提醒僧人该休息了;还有一种是因为古代信奉佛教,而僧人众多,需分批打坐坐禅诵经,所以半夜敲钟提醒也是合理的。


夜半钟声到客船

尽管有争议,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该诗意境优美,寓意深刻,是唐代众多诗篇中的上乘之作,尤其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精致简练,而且韵律独到,朗朗上口,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扬。

对于古诗我们不能太较真,因为时过境迁,毕竟是一千年前写的诗,不能用今天的审美观点和人文眼光来看问题,好不好读者说了算,只要是大众喜欢的就是好诗,之所以传诵千年至今经久不衰,可见它的艺术生命力是多么强大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