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监护人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5 16:27:44    

确定监护人需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依据:

对于未成年人

父母:首先由父母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若父母已经去世或丧失监护能力,则优先选择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兄姐: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也无法担任,则选择兄姐。

其他个人或组织:最后,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配偶:首先由配偶担任监护人。

父母、子女:若配偶无法担任,则选择父母或子女。

其他近亲属:如兄弟姐妹等。

其他个人或组织:最后,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

协议确定监护人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且应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人民法院:相关当事人对指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遗嘱指定监护人

父母在世时:父母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其他注意事项

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时,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监护顺序和原则,且应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指定监护人: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的监护人,相关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综上所述,确定监护人需要综合考虑被监护人的具体情况、法定顺序、以及各方的意愿和同意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先通过协商或指定程序确定监护人,若存在争议,再向人民法院申请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