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个人信息多少犯法
-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0 02:14:37
在中国,非法购买、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达到一定数量会被视为犯罪。具体而言,以下情况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购买个人信息50条以上。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以上。
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
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购买个人信息50条以上即可能构成犯罪,具体刑罚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决定。建议在进行任何个人信息交易前,务必遵守法律法规,以免触犯法律。
相关文章
-
工信部: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总量超6900亿个 服务企业超51万家
人民网西安8月27日电 (记者申佳平)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陕西站座谈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新型工业5G终端设备相继涌现。孙姬指出,信息通信业研发投入大、技术先进、创新活跃、辐射带动作用强,是支撑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
2025-08-27 09:44:00 -
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网警侦破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案
移动支付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捷支付方式,但随之也带来了支付密码的安全隐患问题。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破解支付密码,给用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近日,烟台公安网安部门破获一起因支付密码过于简单而导致支付账号被盗刷案件。案件经过近日,烟台公安网安部门连续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其网上支付平台账号被人盗刷近
2025-08-21 09:50:00 -
育儿补贴信息 背后暗藏骗局
微信业主群里,有人发出“领取育儿补贴”的信息,诱导居民扫描二维码。8月16日,社区及时介入,澄清此为“蹭热点”的虚假内容,避免了居民受骗。十二院城小区的业主群内,有居民发了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图片,并附带一段文字:“育儿补贴已下发,微信扫码,按照步骤领取补贴,我刚刚领到3750元……”这条信息,很快引起
2025-08-18 07:28:00 -
@太原人 “换菜刀、换剪子”?特别提醒:旧手机可不能这样处理了……
淘汰的旧手机,很多人会考虑置换或是卖到二手市场,但手机中留存的账户信息、隐私数据、工作信息等,若未被彻底清除,就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引发风险隐患。旧手机处置过程中会存在哪些隐患?处置旧手机前有哪些注意事项?旧手机中这些信息或有个人隐私泄露风险旧手机中存储的个人身份信息、关联的银行账户、使用的支付或登
2025-08-14 10:43:00 -
宜春征集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线索 举报方式公布
7月21日,据“网信宜春”消息,为进一步深入治理生活消费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宜春市委网信办、宜春市公安局、宜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现向社会征集以下问题线索:在自动售卖、扫码点餐、出行乘车、
2025-07-22 10:20:00